文学作品的形式

    文学作品的形式 :

指文学作品内容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以及对内容的物质化显现。作品内容按照一定的秩序被组织起来,各种成分和要素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并显现出可感知的外在形貌,由作品的形式把作品的内容要素连接成型。

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在文学作品中融为有机整体。就文学形式而言,它对内容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文学形式体现作品的形象性格和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文学赋予作家的观念和情感以现实性的物质外观。就前者而言,形式的存在对应作品内蕴;就后者而言,形式的存在凭借对文学材料,尤其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基于形式的这种双重关系,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即内在形式与外在形式。

文学作品的内在形式是作品精神意义内涵的形象显现,外在形式则是这种形象显现的物质化呈示。英国学者R.福勒在《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中区分了结构的形式和肌质的形式,认为结构是作品的骨架,指故事情节的展开秩序,而肌质是作品的外皮,指文学语言在韵律、措辞等方面的特点。结构的形式即文学形象的建构方式、文学时间的发展过程等文学作品的内在形式;而肌质的形式则指文学作品的具体物质表现手段,主要指由语言文字材料形成的文学作品的外观特征。

具体说来,文学作品的形式主要包含结构框架、语言表达和体裁样式3个方面。结构框架指作品内在的组织构成,规定了各构成部分的地位、功能及相互间的比例、配置和联结关系。语言表达指文学作品在韵律、修辞等语言技巧的运用方面形成的特征。体裁样式则指文学作品所代表和归属的文学种类,如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或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等。这些体裁或样式作为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规范力量,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文学作品的外在显现方式和结果。

对文学形式的界定是建立在理论探讨的假定性前提之下的,即假定它是在同内容暂时分离或是从作品中抽象出来的某种组织结构或表现形态。这种假定性是理论探讨的条件或前提,在实际的文学作品中,文学形式不能与内容截然分开,单独被关注。

为您推荐

《沈虎根儿童文学作品选》

《沈虎根儿童文学作品选》:沈虎根着。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12月版。36万字。选收作者自50年代以来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46篇。分为4辑:第一辑为儿童小说;第二辑为动物小说;第三辑为特写、散文;第四辑为传记文学。卷首、..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杜淑贞等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4月版。17.7万字。收辑1990年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27篇。小说有杜淑贞的《十二岁的故事》、海笑的《那年我十六岁》等3篇;故事有石·..

《朱彦作品选》

《朱彦作品选》:朱彦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3月版。31.3万字。收辑作品15篇,分小说、童话、散文3辑,各按发表年代顺序编次。大多数作品选自单行本,结集前经作者校订。10篇儿童小说中,包括《恼恼的童话》、《哭哭和笑笑》..

《郑马作品选》

《方轶群作品选》

《方轶群作品选》:方轶群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3月版。28.4万字。收辑作者1946至1990年写作的幼儿文学作品158篇,分童话·故事、诗歌2辑。作品均注明发表时间。部分作品选自单行本,结集前均经作者校订。代表作有《聪明..

《黄衣青作品选》

《黄衣青作品选》:黄衣青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3月版。39.5万字。收辑作者1944至1991年作品176篇,分上下2卷。上卷是低幼儿童文学部分,分童话·故事、诗歌、童话剧3辑;下卷是儿童文学部分,分散文·小说、童话·神话剧2辑..

《任大霖作品选》

《任大霖作品选》:任大霖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12月版。67.6万字。收辑作者1947至1989年间创作的儿童小说、散文94篇。大部分作品根据单行本收录,结集前均经作者校订。分2卷。第一卷表现新旧社会农村生活;第二卷表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