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文学

    仡佬族文学 : 仡佬族约 53000余人(1982),散居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多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语言属汉藏语系,各地方言差别极大,汉语是其主要交际工具。无文字,普遍使用汉文。仡佬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在仡佬族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叙事诗、故事和民歌。古老的神话通过老年人摆古和祭典唱词,世代相传。内容包括天地形成、人类起源、自然万物起源和民族迁徙等。保存在祭典唱词里的创世史诗,民间叫"十二坛法事唱词"(或"十二段经"。唱词除祈祷内容外,通过奇特的幻想,描绘神巨人那约、由禄开天辟地的壮举及洪水朝天、兄妹结婚、降风射猎、砍树造屋等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生动曲折地表现出仡佬族人民远古生活的图景。仡佬族传说有人物传说,也有风物传说。《山满》传说,描绘了清咸丰、同治年间,遵义九龙山区一位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是民间传说中的代表作品。民歌创作在仡佬族人民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民歌不仅被广泛用于社交场合,抒发感情,反映现实,而且被用于传授历史和生产知识。就内容来分,大体可分为苦歌、情歌、劳动歌、仪式歌、新民歌等。苦歌,是仡佬族人民对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血泪控诉。情歌,是仡佬族青年男女爱情婚姻的媒介,不仅数量多,艺术性也比较高。劳动歌有组织和协调劳动的号子歌,有叙述农事活动和生产经验的砍荒歌、采茶歌、织布歌等。仪式歌中的丧葬祭祀歌有的长达数千言,嫁娶、立房、年节、祭祖及迎送宾客也有各种仪式歌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仡佬族人民获得解放。歌颂党,歌颂新生活的新民歌大量涌现。仡佬族民歌,在表现形式上,大多由三、四个音节以至十余个音节不等的长短句构成,韵律和谐悦耳。

为您推荐

左翼文学

左翼文学 : 见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壮族文学

壮族文学 : 壮族有1337万人(1982),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1000多年前曾出现过一种"土俗字",但只在一部分区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壮文。壮..

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 :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①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

《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

《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 : 中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钟敬文论文结集。分上、下二册,先后于1982年和1985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论集》共收入作者从1924年至1981年间撰写的论文、短论、序文、书评、通信等共72..

《中国新文学大系》

《中国新文学大系》 : 中国现代文学最早的大型选集。赵家璧主编,1935至1936年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   《大系》对"五四"文学革命至1927年期间的"新文学理论的发生,宣传,争执,以及小说,散文,诗,戏剧诸..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 : 大型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分甲、乙、丙三套丛书。甲种为《中国现代文学运动、论争、社团资料丛书》,包括各个时期和地区的重要的文学运动、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