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谣》

    《中国歌谣》 : 现代歌谣理论专著。作者朱自清。195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本书为20年代末30年代初,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讲授歌谣课时的讲义,先后有油印、铅印两种本子,题名为《歌谣发凡》和《中国歌谣》。
  作者原计划编写10章,结果只完成 6章,即:①歌谣释名;②歌谣的起源与发展;③歌谣的历史;④歌谣的分类;⑤歌谣的结构;⑥歌谣的修辞。后 4章已粗具纲目,即歌谣的评价、歌谣研究的方面、歌谣搜集的历史,歌谣叙录,但没有完成。
  本书主要论述下列几个问题:①中国古代歌谣意义向来极不确定,一是合乐与徒歌不分,二是民间歌谣与个人诗歌不分。歌谣应是生于民间、经过民众多年口头传播,表述民众普通感情的有曲有韵的自然之作。②歌谣源于个人创造。歌谣的传播和发展受各地的风俗、方音、合乐以及摹拟和别的相近的东西的影响。③中国古代歌谣的著录者不曾认识歌谣本身的价值,多少有一点随便的态度。加之音乐、艺术需要等缘故,使歌谣被改变,不能保全其真面目。作者认为《诗经》、《乐府诗集》、《山歌》、《古谣谚》、《粤风》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歌谣的重要资料,当代口传歌谣对中国歌谣史的探讨也有极高的价值。④以民歌儿歌两分法为经,实质分类为纬的方法是歌谣分类的可行之法,但任何歌谣分类法很难做到完密。⑤个人的创作、对答和唱的需要等决定歌谣的重叠表现。重叠的格式包括无意义的重叠、重章叠句、和声、回文、接麻、叠字。歌谣的结构还有倡和、趁韵、嵌字、套句等表现法。⑥歌谣以声为用,起兴句在韵脚上,语势上引起下文,使听的人不觉突兀。即事起兴是解决"山歌好唱口难开"的歌咏路子。歌谣在意义、字音、字形三方面具有生动丰富的修辞变化。
  本书涉及的"材料通乎古今,也吸取外国学者的理论"(浦江清《跋记》),对中国歌谣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论述。它在中国现代歌谣学的建立上具有开创意义。
  此书概括地反映了中国现代首批歌谣研究者根据本国丰富的歌谣资料,参酌国外这方面的学术成果,进行探索的历史风貌和所建树的业绩。在这点上,它更具有一般歌谣学史的价值。

为您推荐

《川陕苏区革命历史歌谣》

《川陕苏区革命历史歌谣》:四川文艺出版社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5月版。9万字。收辑川陕苏区时期流传的革命历史歌谣170首,分7辑:苦难的歌、欢乐的歌、青年的歌、战斗的歌、想念的歌、儿童的歌、宣传鼓动的歌。反映当..

《云南彝族歌谣集成》

《云南彝族歌谣集成》:左玉堂主编。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9月版。39万字。分创世歌、劳动歌、祭祀歌、火把歌、酒歌、婚嫁歌、情歌、苦歌、儿歌9篇。收辑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歌谣270余首,8600余行。全书由正文、注释、附..

抒情歌谣集序

出版时间:1993-09 抒情歌谣集序 : 英国18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渥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著。1789年,渥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1800年、1815年,渥兹华斯先后为《歌谣集》的二版和新..

《中国歌谣选》

《西藏歌谣》

《西藏歌谣》:中共西藏工委宣传部编。民族出版社1959年9月藏文版。10万字。收录建国前和建国初期藏族歌谣220余首。分4章12节。第一章颂歌,分“雪山顶上放祥光”等4节,收歌谣63首。第二章哀歌,分“脖子套上枷索”等2节,收..

《回族歌谣》

《回族歌谣》: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筹委会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59年9月版。12.2万字。选收宁夏、甘肃、云南等省区回族歌谣300余首。分2部。第一部解放前的苦难年月,下分5辑,第一辑穷人没有活路了,第二辑地主凶残长工苦,第三..

《红色歌谣》

《红色歌谣》: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3月版。35万字。收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流传在民间的革命歌谣487首,分为7类。第一类“红军谣”,包括工农红军战歌、当兵就要当红军、红军处处打胜仗、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