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派

    中国新诗派 :

1947年7月由于杭约赫等南方诗人在上海创办诗创造社及编辑出版《诗创造》刊物过程中,因现实立场、诗学观念和艺术追求等方面发生分歧。后与穆旦、袁可嘉等有相同诗歌审美追求的北方诗人联合,在1948年6月成立了中国新诗社。并决定以《中国新诗》刊物为平台或园地,倡导诗歌艺术对现实政治的关注和生命体验的深思,强调对中外诗歌艺术资源的兼收并蓄和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的借鉴,以及“明快、朴素、健康、有力”的美学追求等。

中国新诗派主要成员有杭约赫、穆旦、辛笛、陈敬容、杜运燮、袁可嘉、唐湜、唐祈和郑敏等。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群自觉的现代主义者及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创作既与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诗人群及其接受的自由主义文学传统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又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美学及其审美趣味的潜移默化和艺术影响,展示出了鲜明的艺术立场和独特的流派特征。其中,有意识地坚持诗歌创作的现代性与独立性等艺术立场,申明诗歌艺术是发自内心的需求及其现实、象征与哲思的终极归宿,提出并阐述新诗的现代化及戏剧化理论主张,以及自觉摆脱或疏离任何政治意识形态控制及左右的主体意识等,都使中国新诗派在当时的中国诗坛能够独树一帜,且将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创作及其理论实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新诗派所秉持的现代主义的审美趣味及其自由独立的艺术价值取向,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受到了来自不同强权政治或文化阵营的社会压迫和攻击批判。随着1948年10月《中国新诗》杂志的终刊,中国新诗派的诗人群体及其创作活动逐步消失与停止。直至198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九叶集》,又让中国新诗派及其被文学史忽视的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和穆旦9位诗人重新受到关注,也因此被人们称之为九叶派。


为您推荐

《中国新诗人成名作选》

《中国新诗人成名作选》:丁慨然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9月版。46.1万字。收中国老中青三代诗人369家名作391篇,分5辑。第一辑收三四十年代新诗48首;第二辑收50年代至60年代初新诗48首;第三辑收新时期开始至1984年..

《中国新诗流派》

《中国新诗流派》:李旦初着。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10月版。19.5万字。评述中国新诗各种流派,时间自“五四”起,迄于当今,地区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凡在诗界独树一帜,并有一定影响的诗派,诸如初期白话诗派、写实诗派、..

《中国新诗选》

《中国新诗选》:臧克家编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9月版。19万字。选收1919-1949年期间26位诗人的作品82首。这26位诗人是:郭沫若、康白情、冰心、闻一多、徐志摩、刘大白、朱自清、蒋光慈、刘复、冯至、王统照、柯仲平..

《新诗选读111首》

《中国新诗萃(20世纪初叶—40年代)》

《中国新诗萃(20世纪初叶—40年代)》:谢冕、杨匡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版。37万字。选入113位诗人的248首诗作。卷首有谢冕的《序一:置身于文化冲撞的困惑》,杨匡汉的《序二:时代诗情与精神价值》;卷末有杨匡满的..

《中国新诗佳句精选》

《中国新诗佳句精选》:赵荣群编着。哈尔滨出版社1988年11月版,1990年10月版。12万字。编选现当代299位诗人的佳句552条。按内容分为正义与勇气、痛苦与悲剧、惜别与乡愁、挚爱与思念、希望与等待、时间与记忆、祖国与母..

《中国现代新诗三百首》

《中国现代新诗三百首》:张永健、张芳彦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3月版。626页。选收“五四”前后至1949年间现代新诗各种流派之精华,是诗人知名度和作品知名度相统一,时代主旋律和艺术多样化相统一的选本,代表了现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