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诗运动

    街头诗运动 :

抗战时期的街头诗也被称为传单诗、墙头诗、岩头诗等,一般张贴在街头墙壁和路旁岩石上,也会印成传单散发。特殊的战争环境和国内形势使人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创作出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短诗,为抗战服务。街头诗深受小诗影响,短小简约,内容凝练,主题集中于爱国、抗战和救亡,有着强烈的现实性、时代性和战斗性。可以说是艺术化形象化的政治宣传。

1938年8月7日是延安第一个街头诗运动日,《街头诗运动宣言》号召人们“不要让乡村的一堵墙,路旁的一片岩石,白白的空着”,指出街头诗运动是“使诗歌服务抗战,创造大众诗歌的一条大道”。从此街头诗开始成为抗战诗歌中广受欢迎的新样式、新事物,在群众中迅速发展。街头诗运动在延安和晋察冀开展得最为火热、持久。1939年和1941年的街头诗运动日都进行了纪念活动,收集来的街头诗数以千计,同时还陆续出版了诸多街头诗集,如《粮食》(田间、邵子南、力军、石群)、《战士万岁》(田间)、《文化的民众》(邵子南)、《在晋察冀》(力军)、《给自卫军》(赵景中、丹辉、魏巍)、《持久战》(史轮)等。

田间是街头诗运动中“最热心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魏巍:《晋察冀诗抄·序》),是街头诗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诗语言朴实,节奏急促,旋律高昂,风格粗犷刚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感染力。街头诗运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诗歌的题材内容趋于统一,表现出共同旨归,即以抗战救亡为目的进行宣传鼓动。②街头诗运动中诗人主体已经消失,抗战民众的“大我”取代个体的“小我”。③诗歌的形式出现了深刻变化,具有浅白凝练、刚健有力的风格。

田间

为您推荐

街头诗运动

街头诗运动:1938年,田间来到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积极提倡"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诗歌。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结..

街头诗

街头诗: 1938年8月,柯仲平、田间等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在延安发起街头批判诗运动。街头诗即指抄在村庄墙壁、门楼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它们多以抗战为内容,短小精悍、战斗性强..

街头诗运动

街头诗运动 : 1938年8月7日延安战歌社的柯仲平、林山等和西北战地服务团战地社的田间、邵子南等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在延安发动兴起了街头诗歌运动。所谓街头诗,就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

街头诗运动

戏剧改良运动

戏剧改良运动 :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逃亡海外的维新派首领梁启超等人,从政治变法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欲使维新救国大业获得成功,必须首先“新民”,即启迪国民心智,提高国民觉悟,振作国民志气。而“新民”的最..

苏区文艺运动

苏区文艺运动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以武力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在中国建立了15块革命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内成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些成立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根据地区域被称为“..

爱美剧运动

爱美剧运动 : 爱美剧运动是推动中国戏剧改良和推动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重要一环,也是清末民初中国戏剧改良运动的第二个阶段。1907年发轫的文明戏,可以看作是大张旗鼓倡导文学革命之前文学改良在戏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