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白话报》

    《杭州白话报》 :

旬刊,后改周刊、三日刊、日刊。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五日(1901年6月20日)由项藻馨创刊于杭州,至少刊行到宣统二年正月(1910年2月)。一般谈论的《杭州白话报》,主要指旬刊,大概于光绪三十一年三、四月间出版第3年第16期后即停刊,共出版82期。林白水、孙翼中等先后任主笔。江东雄次郎(孙翼中)在《本报一年期满总论》中云:“本报的宗旨,开民智和作民气,两事并重。”(《杭州白话报》第1年第33期)辟有《论说》《中外新闻》《地学问答》《俗语指谬》《谈天》《益知录》等栏目,并连载《波兰国的故事》《美利坚自立记》《俄土战纪》等外国历史,均从“开民智”“作民气”着眼选材。该报亦刊载了《救劫传》《亡国恨》《黄天录》《游尘》等小说,以及《新童谣》《洋大人》等歌谣、《少年军》《哀新年》等弹词和《浙江潮歌》《铁良南下歌》等歌曲。总体而言,《杭州白话报》所刊作品,或自撰,或移录,或演绎,均用白话写成,虽难免口语的啰嗦,却应和了当时开启民智的时代风气,逐渐产生全国性影响,尤其是在它的带动之下,中国南方掀起白话报刊创办热潮,它无疑是中国近代白话写作实践中的重要一环。

为您推荐

《杭州路十号》

《杭州路十号》 : 作者:银良、文洁、景坤;获得1990年“蜀秀杯”广播短剧一等奖。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故事梗概:一个待业的青年百无聊赖,突发奇想写了一封情书,叙说了自己的苦闷、爱情的经历和失..

杭州书肆街

杭州书肆街:南宋时临安(杭州旧称)的书棚书铺就已享名国中,至明代则更为当日四大书业中心之一。明人胡应麟留有“凡武林(亦杭州旧称——引者注)书肆,多在镇海楼之外及涌金门之内,及弼教坊,及清河坊,皆四达衢也。省试则间徙于..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 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团体。1929年春夏间创建于浙江杭州,主要成员为钟敬文、钱南扬、娄子匡、江绍源等,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会活动中断。学会的宗旨是收集、研究中国各地民俗,..

杭州白话报(新闻)

《杭州湖山》

《杭州湖山》:潘一平等编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11月版。20.3万字。杭州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六大古都之一,自古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名扬中外,被誉为“人间天堂”。本书介绍杭州城市的历史变迁、西湖的沦桑变幻和柳浪闻莺..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中国现代美术院校。1928年春创立于浙江省杭州市。倡导者蔡元培,首任校长林风眠。初名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称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宣称以"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合中西艺术,创造时..

杭州话(语言)

杭州话(语言):属吴方言太湖片。分布于杭州市城区及周围郊区,南宋建都于此。这一小片的方言带有较浓的官话色彩,不同一般吴语。其特点是:(1)见母开口二等只有[‘]声母一读,(2)日母字“儿、耳、二”只有[l]一读,“人、软、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