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生态

    文学生态 :

文学研究中对生态学的借鉴,但与生态文学研究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文学生态将整个文学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各个环节彼此勾连、相互制衡,从而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通过对文学生态的研究,可以清晰说明文学活动失衡和再平衡等文学现象。

关于文学生态的研究主要出现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中国,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①俞兆平和罗伟文认为:“(文学生态是把文学视为一个生态系统, 即从相互制衡、衍生循环的‘文学生态链’的角度, 来考察与判断文学作品、文学史、文学理论, 以及作家生存与创作、读者接受与批评等的一种理论体系。”并主要区分了4种文学生态:文学的政治生态、文学的经济生态、文学的文化生态、文学的人性生态。②宋炳辉就“新世纪文学生态”区分了狭义文学生态和广义文学生态,前者是“当代文学的创作、出版与传播、阅读和批评系统的流转情形”,后者是“除了当代文学的生态情形之外,同时还应包括文学传统——中外经典文本的流传、阐释和研究等在当代的境遇,以及文学在与其他文化子系统相互竞争中的地位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文学生态分为内部生态和外部生态两个方面。内部生态又包括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共时内部生态指文学创作、文学传播、文学接受和文学批评等;历时内部生态主要指文学的发展流变,包括文学类型的更替、文学技巧的演化及文学思想的发展等。外部生态同样分为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共时外部生态包括文学与政治、文学与意识形态及权力、文学与自然生态、文学与性别及文学与经济等;历时外部生态主要指时代变革对文学的发展影响,如政治变革对文学的影响、媒介演进对文学的影响、社会思潮更替对文学的影响等。

在整个文学生态系统中,某一环节出现变化,往往会引起整个文学生态的失衡,即造成某些部分的衰弱和另外一些部分的繁盛。造成失衡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外部因素对现有文学生态平衡的冲击。如中国魏晋时期的文学,由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作家的创作环境及文学传播受到极大影响,但同时政治对文学的束缚也降到了谷底,给文学创作松绑,大大促进了文学的繁盛,并促成了文学自觉。再如新的电子媒介的诞生,极大便利了文学传播,同时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消费文化与快餐文化的结合,导致文学创作的平面化和通俗化,网络文学快速发展并繁荣起来,但同时也使精英文化的深度文学被削弱。在文学生态的平衡被打破之后,总会出现一种再平衡的趋势,从而维持文学生态的正常运转。

此外,文学生态还是文化生态的一部分,文化生态的变化往往会对文学生态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文学生态的变化也会改变现有文化生态的平衡。

为您推荐

《六法生态论》

《六法生态论》:董欣宾、郑奇着。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4月版。19万字。六朝时代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的理论,给中国绘画史以很大影响。本书将绘画“六法”各法的内在关系推到现代艺术哲学所达到的辩证逻..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 西方绿色运动的社会思潮,欧洲绿党的行动纲领。最初是由联邦德国绿党为代表的欧洲绿色运动提出的政治目标。不同组织和派别也有各自的称呼,如“经济解放社会主义”、“历史从未有过..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 : 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设计生产工艺体系。生态工程的建立依据的是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养分循环原理、生物和环境协同进化原理等。生态工程的种类包括农业生态工程、工业生态..

生态平衡

《英汉生态学词汇》

《英汉生态学词汇》:王梅峒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38万字,印5000册。从国内外最新着作和文献中收集英汉汉英生态学词汇2.5万余条。内容包括生态学各分支学科的常用词汇,如普通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经济生态..

《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吴鼎福、诸文蔚编着。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版。27万字。共10章。第一章,研究了教育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任务、方法,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论述了教育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着重剖析了自..

《植物生态学名词》

《植物生态学名词》: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编订,商务印书馆1953年6月第1版。6.8万字,印3000册。共收词目997个。多数是植物生态学上比较常用的名词,植物地理学的名词暂未包括在内。该书采用已经通用的名词,但旧译名词不正确的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