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文学”

    “和平文学” :

出现于中国沦陷区的一些城市,在日伪势力的扶持下发展壮大并随日本帝国主义的败退而衰亡。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半国土沦陷,日本侵略者利用王克敏、汪精卫等,策划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及“华北政务委员会”等伪组织来进一步控制中国。1938年底,汪精卫集团发动“和平运动”(即“和平救国运动”),企图向日本侵略者求和,从而停止战争,建立伪政权。为了配合“和平运动”的开展,进一步宣扬“和平”理论,汪精卫集团在1939年底抛出“和平文学”的主张。这一主张初见于香港的《南华日报》,又在1940年2月上海《中华日报·文艺副刊》接连发表的《建设“和平文艺”》《“和平文艺”的写作》等文中进一步得到发挥。“和平文学”在掩饰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抹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前提下,认为文学应当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它的实质是在“要把大众从水深火热的惨酷的战争里拯救出来”(林蓬《建立“和平文艺”》)的幌子下宣扬“抗战必败”思想,鼓吹向日本投降以换来“和平”局面。随着汪精卫集团势力的扩展,“和平文学”在各沦陷区得到迅速发展。到1943年中期,“和平文学”转而以“大东亚文学”的面貌出现,成为沦陷区汉奸文学的新标志。

为配合汪伪政府的投降行为而宣扬“和平文学”的主要作家有穆时英、傅彦长、张资平、刘呐鸥、丁丁等,他们利用文学来迷惑大众,诱使人们放弃现实斗争,为“建设东亚新秩序”摇旗呐喊,使作品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为您推荐

《和平之歌》

《和平之歌》:铁依甫江·艾力耶夫着。民族出版社1954年6月维吾尔文版。11.4万字。作者参加赴朝慰问团期间写成的近30首长短诗的总集。抒写中朝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志愿军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事迹,声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 史诗体长篇小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著。创作于1863—1869年。从1864年起陆续在《俄罗斯导报》上发表。单行本卡特科夫出版社1867—1869年出版。中译本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人民文学出版..

《为了和平》

《为了和平》:杨得志着。长征出版社1987年9月版。16.5万字。抗美援朝回忆录。作者根据亲身经历,真实记述了战争的起因和进程,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道打败美国侵略者的光辉业绩,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

《新战争与和平》

世界军备和裁军: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年鉴

出版时间:1992-11 世界军备和裁军: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年鉴 : 重要的世界军备和裁军方面的参考工具书。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编辑。1970创刊。1987年版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自1970年起由设在..

战争与和平

出版时间:1985-10 战争与和平 :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于1863年至1869年写成的一部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它以库拉金、罗斯托夫、保尔康斯基和别祖霍夫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情节为线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年至1..

战争与和平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时间:2009-12 战争与和平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 【作品提要】 俄法战争爆发,拿破仑率军入侵俄国。面对岌岌可危的局面,俄军统帅库图佐夫率领俄国军民艰难地抗击敌军,最终拯救了自己的国家。 在这样一个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