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文学史》

    《历朝文学史》 :

窦士镛(1844~1910),字晓湘,号警凡。江苏无锡人。以教书为业,家富藏书。著有《历朝文学史》《读东华录》《绮云楼杂著》《澹远轩文集》《窦晓湘先生集》等。作为传统的旧式文人,窦士镛在明道宗经观念的影响下,强调“文章即经济”,视文学“似等于雕虫小技,非志士所宜为”,认为“集部之中可存者寡矣”,“散文其切实有用者,与经史子同”(《历朝文学史叙集》)。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铅印本。近4万字,卷首有《读书偶得序》,正文分为《文字原始》《志经》《叙史》《叙子》《叙集》5部分。对于文学的集中论说,主要在“叙集”部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对先秦以迄清代的诗、文、词、曲各种文学体裁的代表作家、作品进行了简单的点评式梳理,粗具分体文学史的体制,但没有进行深入的论述。作者对小说的认识尚停留在“九流十家”的理解上,故而《红楼梦》《镜花缘》《聊斋志异》等小说归入《叙子》的“杂家”中。总体上来看,此书虽有文学史之名,然尚不具备“真正文学史之规模”。


为您推荐

《中国文学史学史》

《中国文学史学史》 : 董乃斌(1942~),江苏扬州人。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获硕士学位。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文..

《中国文学史新著》

《中国文学史新著》 : 章培恒(1934~2011),浙江绍兴人。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洪昇年谱》《献疑集》等。骆玉明(1951~),祖..

《十四朝文学要略》

《十四朝文学要略》 : 刘永济(1887~1966),字弘度,号诵帚、知秋翁。湖南新宁人。幼承家学,耽习文史,曾先后就读于上海复旦公学、天津高等工业学校、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寓沪数载,从朱祖谋、况周..

《中国文学流变史》

《中国文学史讲稿》

《中国文学史讲稿》 : 胡小石(1888~1962),祖籍浙江嘉兴,江苏南京人。少入两江师范学堂生物科学习,后历任北京女高师、武昌高师、西北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云南大学等校教授。1949年后为南..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 全3册。1962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1979年以简体字重印。余冠英任全书总负责人,参与编写的18位学者分为3个小组:上古至隋段(第1册),由余冠英兼任主持,胡念贻、曹道衡、刘建邦参加。唐宋..

《中国音乐文学史》

《中国音乐文学史》 : 朱谦之(1899~1972),福建福州人,现代著名哲学家、史学家、东方学家。1929年东渡日本,从事历史哲学研究。回国后任暨南大学教授。1932年起执教于中山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哲学系主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