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与文学》

    《中国妇女与文学》 :

现代陶秋英著。上海北新书局1933年出版。陶秋英(1909~1986),吴江(今江苏苏州)人。1926年考入上海持志大学中文系,1931年考取燕京大学研究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先后执教成都华西大学、三台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和浙江师范学院等校。

此书共6章,除绪论和结论外,余4章为中国宗法社会及儒家伦理思想与中国妇女、中国妇女教育及妇女在文学上的兴趣、中国妇女与文学关系的启始、各种文体的几个代表作家。其中“各种文体的几个代表作家”一章尤详,占全书一半以上。

此书认为“文学是人生性灵的寄托”,而中国女性文学由于中国宗法社会的特点,形成了“优秀而绮丽”的风格。又认为在中国宗族制和强大的儒家伦理下,中国妇女在历史上有种种不平等、不公正。由于女性的依附性特征,社会对她们的伦理和道德要求有种种束缚,因而导致中国女性文学写作的特点要么是“消遣性情”的,要么是“颓废”的,要么是受制于礼教的拘束,要么是率真活泼的。

对各种文体的代表作家,既能从艺术上作深入的体察,又能从社会层面去分析女性作品后面体现的女性地位和情感。如论班婕妤赋时,一方面阐述她的赋辞章藻丽,音节悠扬,表现了时代的文学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当时女性被压迫、被蹂躏的社会地位,却只发出自怨自艾、哀而不怨、怨而不怒的声音。全书论其他女作家,也多从这两方面入手。

此书是在中华民国女权运动的背景下写成,因而书中常有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批判以及对古代女性的同情和表彰。采用的史学方法则是当时所流行的社会史方法论,代表了民国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新高度。

为您推荐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杜淑贞等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4月版。17.7万字。收辑1990年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27篇。小说有杜淑贞的《十二岁的故事》、海笑的《那年我十六岁》等3篇;故事有石·..

《蒙古族儿童口头文学选编》

《蒙古族儿童口头文学选编》:舍·宝音涛克涛夫等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0年4月蒙古文版。74万字。2册。上册收入摇篮曲、绕口令、谜语、儿歌、儿童诗、斗智词、三句格言、游戏词、好来宝、格言、谚语、训词、祝词、赞..

《1979—1989上海儿童文学选》

《1979—1989上海儿童文学选》:少年儿童出版社编选。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1月版。53.3万字。收辑110位作家的短篇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故事、散文、报告文学、童话、寓言、诗、科学文艺、剧本,低幼文学等。分为7辑,各辑..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小说、散文卷》

《新时期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选》

《新时期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选》: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湖北省少年儿童文学会编。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3月版。25万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有21篇,是中国作协湖北分会评选出的“湖北省1980-1985儿童文学优秀作品”获奖..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王泉根主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7月版。58万字。收录从20世纪初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116位作家的130件代表作品。其中包括梁启超、黄遵宪、沈心工、孙毓修等中国现代儿童..

《着名作家幼儿文学作品选》

《着名作家幼儿文学作品选》:严文井等着。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4月版。42万字。分15集。已陆续出版13集,计划1995年出齐。已出版的有《小花公鸡》(严文井着)、《哈哈笑的小喜鹊》(金近着)、《小铅笔历险记》(贺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