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诗话》

    《三家诗话》 :

共1卷,尚镕著。尚镕(1785~1863),字乔客,一字宛甫,江西南昌人。诸生。晚客河南,历主三山、聚星、崇实、唐县等书院。有《持雅堂全集》。

此篇据道光五年(1825)姜曾序,乃作于是年乡试落榜后之第五夜,剔灯疾书而成,盖夙喜袁枚、蒋士铨、赵翼三家诗,积久有年,遂能一挥而就也。其论三家,首重时代气运,所谓乘国家全盛之势,才情学力之发挥,较国初牧斋(钱谦益,号牧斋)、梅村(吴伟业,号梅村)、渔洋(王士禛,号渔洋)诸老更擅胜场。此诚正论,可备一说。又以总论、分论、余论多方比较三家源流得失,大抵许袁之笔巧而非其纤佻,许蒋之气杰而非其粗露,许赵之典赡而非其冗杂,可谓持平。然或以同产江西故,论蒋似较深入,如谓“苕生之粗在面目,至肌理则未尝不细腻也”(《三家诗话·三家分论》),“怀人诸诗,宪章文忠”(《三家诗话·三家分论》)等,可谓独发其秘也。袁等三家,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年间评论或誉或诋,不啻天壤,求平允有见如此篇者,洵为难得。然其中如论“子才律诗往往不对”(《三家诗话·三家分论》),七律转推赵胜袁、蒋,则大失准。袁诗诸体以七律为第一,王昙、舒位等先已论之,后张维屏等亦持此议,《瓶水斋诗话》更以老杜(杜甫)、义山(李商隐,字义山)、放翁(陆游,号放翁)以下此体之第四变许之,袁诗国朝大家之位置,实亦赖此体之成就,宛甫此篇或以成之过速,乃有此遗珠之失,较诸家之论反觉逊色矣。


为您推荐

《国朝诗话》

《国朝诗话》 : 共2卷,杨际昌著。杨际昌(1719~1804),字鲁藩,号葭渔、蓬莱居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乾隆六年(1741)举人。会试未第,遁迹山林,以授徒行医终。有《澹宁斋集》。据卷首例言,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三年,杨氏年..

《龙性堂诗话》

《龙性堂诗话》 : 《龙性堂诗话》初续集,叶矫然著。叶矫然(1614~1711),字子肃,号思庵,福建闽县(今福州)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授工部主事,改乐亭知县。有《龙性堂集》。此书诸家序,谢天枢作于康熙十二年(1673),吴琇..

《全浙诗话》

《全浙诗话》 : 共54卷,陶元藻著。陶元藻(1716~1801),字龙溪,号篁村,晚号凫亭山人。浙江会稽(今绍兴)人。贡生。有《泊鸥山房集》。据嘉庆元年(1796)汪辉祖跋,此书历时17年始成。全书收辑周秦至本朝之浙江诗人190..

《瓶水斋诗话》

《灵芬馆诗话》

《灵芬馆诗话》 : 共12卷,续6卷,郭麐著。郭麐(1767~1831),字祥伯,号频伽,又以一眉通白,号白眉生等。江苏吴江(今属苏州)人。诸生。与金学莲、吴嵩梁并称“吴越三才子”。有《灵芬馆集》。据孙均序,正集成于嘉庆二..

《渔洋诗话》

《渔洋诗话》 : 王士禛撰,3卷。上卷101条、中卷95条、下卷86条,共计282条,约28 000余字。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死后因避雍正帝胤禛讳,改名士正,乾隆时诏改为士祯,新城(今山东桓台)..

《老学庵诗话》

《老学庵诗话》 : 作者陆游(1125~1210),日本人近藤元粹辑,1卷。陆游有《老学庵笔记》10卷,记述时事制度、轶闻旧典等,亦间考诗文,颇有可观者。其中论诗者数十条,体现了陆游有关诗歌的见解,“亦可以补诗话之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