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乐府民歌 : 南北朝民间歌辞的总称。南朝乐府民歌主要有《吴声歌》、《西曲歌》、《神弦曲》3大类,多是东晋、宋、齐时期的作品。现存南朝乐府民歌大量是写男女爱情的。如“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吴声·子夜歌》)。除情歌之外,也有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的情歌,作品的特点是在劳动中描写爱情,如“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西曲·采桑度》)。南朝乐府民歌与汉代乐府民歌比较,内容显得狭窄,单调,除了多数是比较健康的情歌外,也有一些情调低级、庸俗的东西。其原因:①当时采乐的范围多是商业都市,②与封建统治者的情趣有关,他们专门采集这种浮艳的作品。在形式方面,南朝乐府民歌多是五言四句的小诗,封建文人也仿效制作,于是就形成了五言绝句的格式。在艺术上主要特点是大量应用谐音双关语,运用同音字关顾两种不同的意思。如“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的“丝”字,便是偕“情思”的“思”、“匹”谐“匹配”的“匹”。北朝乐府民歌多是北魏时期流传下来的作品,它是反映北方各族人民劳动、斗争和生活的歌,具有广泛的社会内容。如“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䟤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折杨柳歌辞》)。战争是北朝政治生活中最突出的现象,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在长期战争中孕育出的英雄诗篇——《木兰诗》,便是战争生活的写照。这首叙事诗,故事性强,剪裁详简得当,结构完整,特别运用了复叠和排比的铺张写法,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北朝乐府民歌中也有一些反映贫富对立及爱情的民歌,手法直率、大胆,与南朝乐府情歌的迂回婉转风格大不相同。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