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赋诗效七步

孝文帝赋诗效七步 : 元宏游上党铜鞮山,边走边赋诗。诗成,叫人送给元勰看,并说:“我作此诗,虽不是七步,也并不远。你作一首,必须到我这里之前完成。”元勰离开元宏十余步,边走边作,还未曾到元宏所,诗已完成。元宏随即下诏,赠元勰早亡的生母为彭城国太妃。《魏书·献文六王传下》:“(元宏)后幸代都,次于上党之铜鞮山。路旁有大松树十数根。时高祖进伞,遂行而赋诗,令人示勰曰:‘吾始作此诗,虽不七步,亦不言远。汝可作之,比至吾所,令就之也。’时勰去帝十余步,遂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诗曰:‘问松林,松林经几冬?山川何如昔?风云与古同?’高祖大笑曰:‘汝此诗亦调责吾耳。’诏曰:‘弟勰所生母潘早令谢世,显号未加,勰祸与身具,痛随形起。今因其展思,有足悲矜,可赠彭城国太妃,以慰存亡。’”

为您推荐

死姚崇巧算生张说

死姚崇巧算生张说 : 姚崇(651—721)与张说于开元初同为宰相,两人彼此不协,张说对姚崇颇怀忌恨。张说文辞优美,尤长于碑志,姚崇甚为称赏。当姚崇病重时,告诉儿子自己去世后,将家中的宝器玩物陈列于灵帐之前,等张说来吊..

八咏卢郎

八咏卢郎 : 北魏高祖元宏墓陵营造完毕,命魏收、卢思道等各作十首《挽歌辞》。其他人或取四首,或取二首,而独取卢思道八首,故时人号为“八咏卢郎”。《太平广记》卷二五三《嘲诮一》:“魏高祖山陵既就,诏令魏收、祖孝..

骆宾王为灵隐寺僧

骆宾王为灵隐寺僧 : 传说骆宾王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称帝失败后,隐姓埋名,削发为灵隐寺僧。宋之问在灵隐寺游览时与他联过句。孟棨《本事诗·征异》:“宋考功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

上官仪冤死

唐太宗骗购《兰亭序》

唐太宗骗购《兰亭序》 : 传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为智永弟子辨才所得。辨才于贞观年间已八十余岁,犹每日临摹《兰亭序》。唐太宗酷好书法,百计搜求二王真迹,唯有《兰亭序》未得。后知道在辨才处,便将其请入宫内供养,..

薛道衡为炀帝缢杀

薛道衡为炀帝缢杀 : 隋炀帝即位后,薛道衡上《高祖文皇帝颂》。炀帝看了不高兴,认为此文是称美陈朝,于是想办他的罪。但道衡不悟。和他友善的房彦谦劝他杜绝宾客,他也听不进去。后又在言语之间称赞被炀帝杀害的一代名..

魏收惊蛱蝶

魏收惊蛱蝶 : 魏收(506—572),字伯起,北齐著名文士。魏收为人轻薄,人称“魏收惊蛱蝶”。一次,高澄游东山,杨谙大揭魏收的短处,使收终身恨之。《北齐书·魏收传》:“收昔在洛京,轻薄尤甚,人号云‘魏收惊蛱蝶’。文襄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