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冤死

上官仪冤死 : 武则天为皇后时,专横跋扈,连高宗都不能忍受。她又与道士一起搞巫术,有宦官向高宗告发,高宗大怒,便欲废后为庶人。他召来上来上官仪商量,仪极力赞同,高宗命其草拟诏旨。武后的亲信连忙去报信,武后就来申诉。高宗立即改变主意,还怕武后怨恨他,竟把此事推到上官仪的身上。于是武后便对上官仪切齿痛恨,不久便通过许敬宗之手诬陷上官仪伙同谋反而诛杀之,并抄没其家产。《新唐书·上官仪传》:“帝因大怒,将废为庶人,召仪与议。仪曰:‘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帝使草诏。左右奔告后,后自申诉。帝乃悔,又恐后怨恚,乃曰:‘上官仪教我。’后由是深恶仪。”“许敬宗构仪与忠谋大逆,后志也。”“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狱死,籍其家。”

为您推荐

死姚崇巧算生张说

死姚崇巧算生张说 : 姚崇(651—721)与张说于开元初同为宰相,两人彼此不协,张说对姚崇颇怀忌恨。张说文辞优美,尤长于碑志,姚崇甚为称赏。当姚崇病重时,告诉儿子自己去世后,将家中的宝器玩物陈列于灵帐之前,等张说来吊..

骆宾王为灵隐寺僧

骆宾王为灵隐寺僧 : 传说骆宾王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称帝失败后,隐姓埋名,削发为灵隐寺僧。宋之问在灵隐寺游览时与他联过句。孟棨《本事诗·征异》:“宋考功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

张说与苏颋

张说与苏颋 : 张说和苏颋都做过宰相,张说封燕国公,苏颋袭父封,称为小许公。张以碑志见长,苏以文章显名,两人名望相当,故号为“燕许大手笔”。张说于开元初因不附太平公主而罢相,出知相州、岳州,郁闷不乐,因与苏颋之父..

年年岁岁花相似

孟浩然以诗得罪玄宗

孟浩然以诗得罪玄宗 :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他的诗作深得王维赞许,两人遂为诗友。传说一次浩然在王维那里,不期而遇玄宗。玄宗久闻其诗名,命其诵诗,浩然朗诵《岁暮归南山》诗,中有“不才明主弃”句,玄宗听了..

陈子昂忧愤死狱中

陈子昂忧愤死狱中 : 当子昂四十二岁时,父死,遂居家守制。县令段简贪酷,索贿不得,便罗织罪名,将子昂收系狱中,子昂忧愤而死。沈亚之认为此系武三思主使构陷所致。卢藏用《陈氏别传》:“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息不逮。..

张九龄锐眼识叛逆

张九龄锐眼识叛逆 : 张九龄为宰相时,看到安禄山以范阳偏校的身份入朝奏对,态度傲慢,便断定此人必乱幽州。后安禄山被契丹打败执送京师问罪,九龄坚主处死,认为其人狼子野心,不杀必为后患。但玄宗却认安禄山为忠臣,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