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骗购《兰亭序》

唐太宗骗购《兰亭序》 : 传说王羲之《兰亭序》真迹为智永弟子辨才所得。辨才于贞观年间已八十余岁,犹每日临摹《兰亭序》。唐太宗酷好书法,百计搜求二王真迹,唯有《兰亭序》未得。后知道在辨才处,便将其请入宫内供养,但辨才矢口否认手中有真迹。太宗无奈之余,请监察御史萧翼设计取之。萧翼以落魄文人的身分与辨才结交,诗酒往来,并出示二王其他真迹,与其探讨书法,终于取得辨才的信任,辨才便拿出珍藏的《兰亭序》来共同观赏。如此多日,萧翼乘辨才外出之隙迳携《兰亭序》回朝复命。老僧经此打击,不久病亡。《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引《法书要录》:“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锐志玩书,临羲之真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辨才之所。乃敕追师入内道场供养,恩赉优洽。数日后,因言次,乃问及《兰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辨才确称往日侍奉先师,实常获见,自师没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既而不获,遂放归越中。”“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第无复猜疑。”“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太宗初怒老僧之秘吝,俄以其年耄,不忍加刑。数月后,仍赐物三千段,谷三千石,便敕越州支给。辨才不敢将入己用,乃造三层宝塔,塔甚精丽,至今犹存。老僧因惊悸患重,不能强饭,唯啜粥,岁余乃卒。”

为您推荐

死姚崇巧算生张说

死姚崇巧算生张说 : 姚崇(651—721)与张说于开元初同为宰相,两人彼此不协,张说对姚崇颇怀忌恨。张说文辞优美,尤长于碑志,姚崇甚为称赏。当姚崇病重时,告诉儿子自己去世后,将家中的宝器玩物陈列于灵帐之前,等张说来吊..

骆宾王为灵隐寺僧

骆宾王为灵隐寺僧 : 传说骆宾王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称帝失败后,隐姓埋名,削发为灵隐寺僧。宋之问在灵隐寺游览时与他联过句。孟棨《本事诗·征异》:“宋考功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

上官仪冤死

上官仪冤死 : 武则天为皇后时,专横跋扈,连高宗都不能忍受。她又与道士一起搞巫术,有宦官向高宗告发,高宗大怒,便欲废后为庶人。他召来上来上官仪商量,仪极力赞同,高宗命其草拟诏旨。武后的亲信连忙去报信,武后就来申..

张说与苏颋

年年岁岁花相似

年年岁岁花相似 : 刘希夷(651—679),字廷芝,颍川(今河南临汝)人。其所作《白头吟》有佳句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他自己以为诗句过于悲苦,为不祥之兆。后果然为人所杀。传说他舅父宋之问为了占有这两..

孟浩然以诗得罪玄宗

孟浩然以诗得罪玄宗 :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他的诗作深得王维赞许,两人遂为诗友。传说一次浩然在王维那里,不期而遇玄宗。玄宗久闻其诗名,命其诵诗,浩然朗诵《岁暮归南山》诗,中有“不才明主弃”句,玄宗听了..

陈子昂忧愤死狱中

陈子昂忧愤死狱中 : 当子昂四十二岁时,父死,遂居家守制。县令段简贪酷,索贿不得,便罗织罪名,将子昂收系狱中,子昂忧愤而死。沈亚之认为此系武三思主使构陷所致。卢藏用《陈氏别传》:“子昂性至孝,哀号柴毁,气息不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