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论·论文》

    《典论·论文》 : 三国时期文学专论。作者曹丕即魏文帝。《典论》是他在建安后期为魏太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论文》是其中的一篇。
  《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专论。文章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它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陋习,指出那是"不自见之患",提出应当"审己以度人",才能避免此累。第二,评论了"今之文人"亦即建安"七子"在文学上的才力及不足,分析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作要求,说唯有"通才"才能兼备各体。第三,提出"文以气为主"的命题,说"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里的"气",实际上指的是作家的气质和个性。曹丕的这一观点,表明他对创作个性的重要性已有比较充分的认识。第四,论述了文学事业的社会功能,将它提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度,又说"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都不如文章能传诸无穷。
  《典论·论文》的出现,与建安时期文学的繁荣有密切关系。当时文人不仅致力于创作,互相切磋之风也颇盛。曹植《与杨德祖书》,陈琳《答东阿王牋》,曹丕、曹植各自的《与吴质书》等,都讨论过文学的社会功能问题,作者的个人"好尚"问题,也曾议论过"今世作者"的创作特色,以及相互取长补短等问题。《典论·论文》实际上是对这些讨论的一个总结。这篇专论的出现,反过来也对提高文学的社会地位,促使作者们重视创作个性,提高创作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

为您推荐

《春觉斋论文》

《春觉斋论文》 : 作者林纾。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今闽侯)人。31岁中举,后屡试不中,以教书、作文、翻译、卖画终其一生。在清末民初的文坛上,他以翻译小说和古文名世。在文章学上,他极力维..

《论文杂记》

《论文杂记》 : 刘师培(1884~1919)著,1905年分载于《国粹学报》,1928年出版单本,后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共24则,把历代作家都归入《汉书·艺文志》所列先秦诸子的“九流十家”中的某一家。在文学观念上,..

《惺斋论文》

《惺斋论文》 : 王元启著,王尚玨编。王元启(1714~1786),字宋贤,号惺斋,别号祇平居士,嘉兴(今属浙江)人,有《祇平居士集》《读韩记疑》《读欧记疑》《史记三书正讹》《史记月表正讹》等。王尚玨,字若农,监生,官西林(..

《述庵论文别录》

《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

《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 : 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收录了郑振铎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未刊稿以及散见于报刊和专集中的部分论文,计125篇,不包括其专著和《中国文学研究》已收的篇章。收录内容..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

《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 : 共7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988年陆续出版。有1919—1949年3册:《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概论·诗文卷》(牛仰山编)、《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戏剧卷》(梁淑安编)、《中国近代文学论..

《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

《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 : 现代郭沫若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2月出版。著者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从1921年发表《诗经》研究论文,到1971年出版专著《李白与杜甫》,共计80多万字。收录于论文集的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