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与题目 : 杂文。鲁迅著。发表于1933年5月5日《申报·自由谈》。收于《伪自由书》。原题为《安内与攘外》。文章就蒋介石提出的“安内始能攘外”的题目,抓住御用文人围绕这句黑话大做文章,顺理成章地生发出三种意思——“安内而不必攘外”,“不如迎外以安内”,“外就是内,本无可攘”,一针见血地揭开了蒋介石“攘外”的遮羞布,彻底暴露了他反共卖国的反动本质。然后再引用许多历史材料,借古讽今,进一步剥开“攘外必先安内”论的画皮,从而揭露蒋介石的反共面目。最后指出,“前清末年,满人出死力以镇压革命”和吴三桂为了切身利益而不惜做汉奸,清朝王公大臣没落时哀叹“宁赠友邦,不与家奴”,都是“人同此心”。从而提醒人们:决不能因民族矛盾尖锐而模糊了阶级斗争的观念,必须把反侵略斗争和反对蒋介石的反共卖国政策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击退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阴谋,掀起民族解放斗争的高潮。全篇采用“钻网”战术,文字虽隐晦曲折,却写得锋利切实,击中要害,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