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沾益出宣威人东川

自沾益出宣威人东川 : 诗篇名。近代郑珍作。见《巢经巢诗钞》。为七言律诗。作于道光十六年(1836)夏,时作者在自家赴昆明途中。诗为记述旅途劳瘁而作,格式全仿唐白居易《寄韬光禅寺》一首,前六句均用对仗,且都是双拟对,颈联甚至每句有两字重复。末二句连用三“东”字,借苏轼远贬海南旧事以致慨,谓其即便当时能如此旷达,今日如来东川,亦将气索,与前面以赋法铺陈旅途之艰辛相得益彰。胡先骕《读郑子尹〈巢经巢诗集〉》谓其诗“最足令人注意之处,即其纯用白战之法,善于驱使俗语俗事以入诗也”,“盖以苏、黄、韩、杜之风骨,而饰以元、白之面目者,故愈用俗语俗事,愈见其笔力之雄浑,气势之矫健”。本篇即有此特点,虽格式甚奇,而所写之事却极贴近日常生活,真切感人。

为您推荐

兰陵女儿行

兰陵女儿行 : 诗篇名。近代金和作。见《秋蟪吟馆诗钞》。为杂言古诗。兰陵,古郡名。西晋时分东海郡,置兰陵郡,东晋南渡,侨置南兰陵郡,治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后因以称常州。此诗所指是南兰陵。叙写兰陵女子..

过泰山下

过泰山下 : 诗篇名。近代范当世作。见《范伯子诗集》。为七言律诗。作于光绪十一年(1885)北上赴冀州途中,时诗人三十二岁。首联“生长海门狎江水,腹中泰岱亦峥嵘”,出语豪健,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谓之“..

晓抵九江作

晓抵九江作 : 诗篇名。近代陈三立作。见《散原精舍诗》。为七言律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时清廷已同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诗人自南京赴南昌崝庐省墓,舟行途经九江,目睹风涛险恶,联想到国家形..

梦洞庭

今别离

今别离 : 组诗名。近代黄遵宪作。见《人境庐诗草》。共四首。为五言古诗。《今别离》为古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内容多是男女离别相思。作于光绪十六年(1890),时作者任驻英使馆参赞。用乐府旧题写离别相思这一传统..

圆明园词

圆明园词 : 诗篇名。近代王闿运作。见《湘绮楼诗集》。为七言古诗。圆明园,清代宫苑,遗址在北京西郊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大肆劫掠园内珍宝,最后纵火焚毁,遂..

阁夜示证刚

阁夜示证刚 : 诗篇名。近代沈曾植作。见《海日楼诗集》。为七言律诗。李翊灼《海日楼诗补编序》称:“庚戌(1910),叟以国事日危,上书言大计,权贵恶之,留中不答,叟抚膺太息曰:‘天乎! 人力竟不足以挽之耶?’因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