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别离

今别离 : 组诗名。近代黄遵宪作。见《人境庐诗草》。共四首。为五言古诗。《今别离》为古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内容多是男女离别相思。作于光绪十六年(1890),时作者任驻英使馆参赞。用乐府旧题写离别相思这一传统主题,而融入火车、轮船、电报、照相以及东西两半球昼夜相反等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建立在新技术和新知识基础上的想像,丰富奇特,且能与传统主题和传统诗歌语言形式成功地统一起来。梁启超《饮冰室诗话》评云:“陈伯严(三立)推为千年绝作,殆公论矣。”何藻翔《岭南诗存》评云:“以旧格调运新思想,千古绝作,不可有二。”钱仲联《梦苕庵诗话》评云:“古意沉丽。”

为您推荐

过泰山下

过泰山下 : 诗篇名。近代范当世作。见《范伯子诗集》。为七言律诗。作于光绪十一年(1885)北上赴冀州途中,时诗人三十二岁。首联“生长海门狎江水,腹中泰岱亦峥嵘”,出语豪健,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谓之“..

晓抵九江作

晓抵九江作 : 诗篇名。近代陈三立作。见《散原精舍诗》。为七言律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时清廷已同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诗人自南京赴南昌崝庐省墓,舟行途经九江,目睹风涛险恶,联想到国家形..

梦洞庭

梦洞庭 : 诗篇名。近代敬安作。见《八指头陀诗集》。为五言律诗。作于宣统元年(1909),时作者五十九岁,为浙江宁波天童寺住持。诗以奇特而又瑰丽之想像,描绘梦中遨游洞庭湖情景。作者为湖南人,多次游历洞庭湖,..

阁夜示证刚

大铁椎传

大铁椎传 : 散文篇名。清魏禧作。见《魏叔子文集》。作于康熙九年(1670)十一月,时作者自扬州南归,舟中闻人述十年前事,知大铁椎在宋将军家及临去前夕之所为,有感而作此篇。塑造了大铁椎这样一位勇武过人,来去..

颐和园词

颐和园词 : 诗篇名。近代王国维作。见《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为七言古诗。此诗作于清亡以后,王氏旅居日本初期。诗篇反映了自慈禧太后擅权至清亡五十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清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他们荒淫糜..

宫井篇

宫井篇 : 诗篇名。近代金兆蕃作。见《安乐乡人诗集》。为七言古诗。诗为珍妃而作。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八国联军入侵,攻陷天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前,召珍妃至,谓国难至此,势无苟全,迫令投井。妃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