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洞庭

梦洞庭 : 诗篇名。近代敬安作。见《八指头陀诗集》。为五言律诗。作于宣统元年(1909),时作者五十九岁,为浙江宁波天童寺住持。诗以奇特而又瑰丽之想像,描绘梦中遨游洞庭湖情景。作者为湖南人,多次游历洞庭湖,留有许多诗篇,然而却以此首远离胜境的梦游之作为绝唱。全诗精粹在前四句,首联写汲水洞庭,竟将君山汲入瓶中,可谓非夷所思,颔联半对半不对,煮月浴星之意象亦不同凡响。颈联之想像,则已由奇入正,切合作者身份。尾联结以有人吹笛惊醒好梦,“何人”之隐约不明,与“我”之显在松间,对比之下,益增迷离惝怳之趣。陈诗《尊瓠室诗话》称此诗“超然物外,飘逸不群,可称杰作”。

为您推荐

过泰山下

过泰山下 : 诗篇名。近代范当世作。见《范伯子诗集》。为七言律诗。作于光绪十一年(1885)北上赴冀州途中,时诗人三十二岁。首联“生长海门狎江水,腹中泰岱亦峥嵘”,出语豪健,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谓之“..

晓抵九江作

晓抵九江作 : 诗篇名。近代陈三立作。见《散原精舍诗》。为七言律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时清廷已同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诗人自南京赴南昌崝庐省墓,舟行途经九江,目睹风涛险恶,联想到国家形..

阁夜示证刚

阁夜示证刚 : 诗篇名。近代沈曾植作。见《海日楼诗集》。为七言律诗。李翊灼《海日楼诗补编序》称:“庚戌(1910),叟以国事日危,上书言大计,权贵恶之,留中不答,叟抚膺太息曰:‘天乎! 人力竟不足以挽之耶?’因赋..

大铁椎传

颐和园词

颐和园词 : 诗篇名。近代王国维作。见《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为七言古诗。此诗作于清亡以后,王氏旅居日本初期。诗篇反映了自慈禧太后擅权至清亡五十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清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他们荒淫糜..

宫井篇

宫井篇 : 诗篇名。近代金兆蕃作。见《安乐乡人诗集》。为七言古诗。诗为珍妃而作。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八国联军入侵,攻陷天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前,召珍妃至,谓国难至此,势无苟全,迫令投井。妃乞曰:..

秋登越王台

秋登越王台 : 诗篇名。近代康有为作。见《南海先生诗集》。作于光绪五年(1879),记登临越王台所感。越王台,一名粤王台,在广州市北越秀山上,传为汉代南越王遗迹。首句直切诗题,次句不接以高眺所见而径转为寄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