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词

圆明园词 : 诗篇名。近代王闿运作。见《湘绮楼诗集》。为七言古诗。圆明园,清代宫苑,遗址在北京西郊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大肆劫掠园内珍宝,最后纵火焚毁,遂成废墟。此诗作于同治十年(1871)春。时作者和张祖同、徐树钧同游圆明园遗址,目睹颓垣残壁,追忆往事,感慨万千。作者以深沉的笔调追记了圆明园建园经过,描绘了焚毁后的破败景象,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清朝帝王的荒淫生活和英法联军侵华的罪行,并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谭献将此诗比诸元稹《连昌宫词》,以为“谈何容易”(《复堂日记》)。钱基博亦评此诗“韵律调新,风情宛然,乃学唐元稹之《连昌宫词》,不为高古,于《湘绮集》为变格”(《现代中国文学史》)。

为您推荐

过泰山下

过泰山下 : 诗篇名。近代范当世作。见《范伯子诗集》。为七言律诗。作于光绪十一年(1885)北上赴冀州途中,时诗人三十二岁。首联“生长海门狎江水,腹中泰岱亦峥嵘”,出语豪健,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谓之“..

晓抵九江作

晓抵九江作 : 诗篇名。近代陈三立作。见《散原精舍诗》。为七言律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时清廷已同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诗人自南京赴南昌崝庐省墓,舟行途经九江,目睹风涛险恶,联想到国家形..

梦洞庭

梦洞庭 : 诗篇名。近代敬安作。见《八指头陀诗集》。为五言律诗。作于宣统元年(1909),时作者五十九岁,为浙江宁波天童寺住持。诗以奇特而又瑰丽之想像,描绘梦中遨游洞庭湖情景。作者为湖南人,多次游历洞庭湖,..

今别离

阁夜示证刚

阁夜示证刚 : 诗篇名。近代沈曾植作。见《海日楼诗集》。为七言律诗。李翊灼《海日楼诗补编序》称:“庚戌(1910),叟以国事日危,上书言大计,权贵恶之,留中不答,叟抚膺太息曰:‘天乎! 人力竟不足以挽之耶?’因赋..

彩云曲

彩云曲 : 诗篇名。近代樊增祥作。见《樊山集》。为七言古诗。诗为傅彩云作。自序略云:彩云,吴妓,负盛名,兵部左侍郎洪钧纳为妾。光绪间随洪出使欧洲,尝与英女皇维多利亚宴游摄影,时论奇之。归国后,洪钧病故,彩..

地震诗

地震诗 : 诗篇名。近代袁昶作。见《渐西村人初集》。为杂言古诗。作于同治十一年(1872),诗前小序略云:“六月壬申夜,维扬地震,连延数州”,“时客扬州,作是诗。”以奇诡奥僻之笔,交织禺强、共工乃至罔象、&#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