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转

五更转 : 敦煌曲子辞曲调名。以“一更”、“二更”等领起各段,用于分时组合的定格联章辞。“转”,犹“啭”,意为歌唱。因其以夜晚的五个时段为啭唱的段落,故名。在斯坦因、伯希和以及北图编号的敦煌写本中,共保存了《五更转》辞十二组七十四首。其中三组十七首描写世俗生活,以七夕乞巧、闺中思夫、识字读孝经为题材;另九组五十七首描写佛教内容,以太子入山、维摩问疾、静坐观禅等为题材。其写作时代在盛唐至后周之间。其体裁:一为五首成组;一为十首成组,主曲之外兼有辅曲。据《艺文类聚》、《乐府诗集》等典籍记载,南朝梁伏知道所作的《从军五更转》即已用五首组合之体。此后《五更转》由民间进入隋代宫廷,编为太乐新声;至唐玄宗时入选法曲和太乐署供奉曲,固定在商调中演奏。但它一直使用民歌常用的句式,即以三言后接七言若干句为主体的句式。斯1497号敦煌写本所载七夕乞巧《五更转》原题“曲子喜秋天”,斯6631等本所载维摩问疾故事用十二时兼五更转体,说明《五更转》不仅是一种曲调,而且是一种叙事歌唱的组合方式。这种歌唱方式具有递相转唱、铺陈故事的特点,可对音乐结构作自由延伸,故受到民众喜爱。其主要作品见《敦煌歌辞总编》。

为您推荐

十二时行孝文

十二时行孝文 : 敦煌词文篇名。作者不详。载于伯3821号敦煌写本。原题“《十二时》行孝文一本”。共十二首,采用《十二时》曲的特有辞式,以“夜半子”三字定格领起七言三句,每首且按定格辞叶韵。全篇分别歌咏..

千门化

千门化 : 敦煌词文篇名。作者不详。载于伯2107号敦煌写本。在原写本中紧接《三冬雪》之后,无篇名。此依《三冬雪》例,据各首重句“千门化”拟名。共七首,前有“侧吟”七言八句、“平吟”七言四句,后有“侧吟”..

高兴歌

高兴歌 : 敦煌歌辞篇名。作者不详。载于七种敦煌写本:伯2555和伯3812题《高兴歌》,伯2488题《高兴歌·酒赋一本》,伯2633、斯2049和伯2544等三本径题《酒赋》,伯4993本首尾俱残,无篇题。其中五本题作者名为“..

三冬雪

云谣集杂曲子

云谣集杂曲子 : 敦煌曲子辞总集。编者不详。载于斯1441、伯2838等敦煌写本。原本今藏英国伦敦博物馆和法国巴黎图书馆。二十年代初至三十年代,中国学者从伦敦抄回十八首、从巴黎抄回十四首,经整理,恢复此书三..

十二时

十二时 : 敦煌曲子辞曲调名。以“鸡鸣丑”、“平旦寅”等时序词领起各段,用于分时组合的定格联章辞。在《敦煌零拾》与伯希和、斯坦因编号的敦煌写本中,共保存了《十二时》辞十三组二百七十八首,其中四组四十..

太子入山修道赞

太子入山修道赞 : 敦煌曲子辞篇名。作者不详。载于伯3065、伯3061等三种敦煌写本。共十五首,分为五段,每段以“一更夜月凉”、“二更夜月明”、“三更夜月亭”的方式起句,前二首为“五五七三”体,末首间或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