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注唐贤三体诗法

笺注唐贤三体诗法 : 又名《唐三体诗》、《三体唐诗》、《碛砂唐诗》。诗总集。宋周弼编,元释圆至注。二十卷。录唐人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共五百二十四首,分体编排。每体中再按诗歌法式立格,绝句有实接、虚接、用事、前对、后对、拗体、侧体七格,七律有四实、四虚、前虚后实、前实后虚、结句、咏物六格,五律有四实、四虚、前虚后实、前实后虚、一意、起句、结句七格,总二十格,每格一卷。各卷开首均有周弼对本格诗法的说明,多属起结呼应、造句联章之类,下选诗以证实之,亦多取中晚唐人诗。释圆至注附诗间,有题注、夹注、尾注三种形式,夹注释字义出处,尾注多释意,但常有牵强附会处,故《四库全书总目》讥其“疏陋殊甚”。按前人对此书评价不一,誉之者以为“不为无补后学”(宋范晞文《对床夜语》),毁之者说它“牵合支离”(明胡应麟《诗薮》)、“最为浅稚”(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四库全书总目》则云:“宋末风气日薄,诗家多不工古体……弼此书亦复相同。所列诸格,尤不足尽诗之变。而其时诗家授受,有此规程,存之亦足备一说。”看法似较全面。按此书周氏原编已不存,所传仅释圆至注本,注成后,长洲陈湖碛砂寺僧魁天纪曾将其刻置寺中,故俗称《碛砂唐诗》,现有元刻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又有明火钱刻本和嘉靖二十八年(1549)吴春刻本。清盛传敏、王谦对注本进行加工,补充了诗人小传和诗法按语,增删了注文,并将原二十卷按诗体合并为三卷,亦题《碛砂唐诗》,有康熙十九年(1680)刻本。另清高士奇亦对圆至注重加整理,削去注文近半,添入己注,改为六卷,题《唐三体诗》,有康熙三十二年(1693)朗润堂刻本,《四库全书》据以采录。后何焯又就所录诗加附评语,成《唐三体诗评》六卷,所评皆精到,“于诗人比兴寄托之旨,起伏照应之法,细意寻绎,体会入微”(夏时序),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

为您推荐

唐诗鼓吹

唐诗鼓吹 : 诗总集。题金元好问编,元郝天挺注。十卷。录唐九十六家七律五百九十六首(序称五百八十余首),为专选唐人七律之滥觞。书前有元赵孟頫、姚燧诸序,说明鼓吹原系军乐,以“鼓吹”名之,盖取其音声“宏壮..

注解章泉涧泉二先生选唐诗

注解章泉涧泉二先生选唐诗 : 又名《注解选唐诗》、《唐诗绝句》。诗总集。宋赵蕃(号章泉)、韩淲(号涧泉)选编,谢枋得注。五卷。录五十一家唐人七绝一百零一首。宋谢枋得序云:“章泉、涧泉二先生诲人学诗自唐绝..

续唐三体诗

续唐三体诗 : 诗总集。清高士奇编。按高士奇曾对元释圆至注宋周弼《唐三体诗》本重加删补,改编为六卷,又以其书仅及唐人近体,未足以尽诗歌之源流变化,故续编五七言古诗和五言排律三体以补其缺。计选五古三卷,..

汇编唐诗十集

唐诗艳逸品

唐诗艳逸品 : 诗总集。明杨肇祉编,闵一栻订。四卷。计《名媛集》、《香奁集》、《观妓集》、《名花集》各一卷,分别收录唐人题咏名媛、美人、妓女、花卉的诗歌,共三百七十余首(阑入梁简文帝和陈后主诗五首)。..

唐诗归

唐诗归 : 诗总集。明钟惺、谭元春编。三十六卷。录唐二百九十九家诗二千二百余首,计初唐五卷、盛唐十九卷、中唐八卷、晚唐四卷。按此编原与钟、谭所选《古诗归》十五卷合刊,总称《诗归》或《古唐诗归》,后亦..

唐诗品汇

唐诗品汇 : 诗总集。明高棅编。初编九十卷,录唐六百二十家诗五千七百六十九首;后又成拾遗十卷,增补六十一家诗九百五十四首。序称历代诸家选本各该一端,唯元杨士弘《唐音》“颇能别体制之始终,审音律之正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