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弁

小弁 : 《诗经·小雅》篇名。《诗序》认为“《小弁》,刺幽王也。太子之傅作焉”。毛传云:“幽王取申女,生太子宜咎。又说褒姒,生子伯服,立以为后,而放宜咎,将杀之。”鲁诗与齐诗认为是宣王时尹吉甫之子伯奇为后母所谮,为父放逐而作(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近人闻一多则以为是“妻不见答之诗”(《诗经通义》)。味诗意,以幽王太子宜臼作之说为长(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共八章,每章八句。首章以呼天自诉总起。二章接写去国景象之触目惊心,为三章的入题,渲染气氛。三章乃全诗中心,点明失去双亲而无所归依之悲。四、五章以舟流无止,鹿奔觅群,坏木无枝,雉鸣求偶为譬,以抒写被逐失亲之忧苦。六、七章用比兴反跌形容父亲的寡恩,整中有散,正中寓奇。全诗哀婉痛切,情文并茂,令人为之动容。明孙鑛评云:“说诗最苦切,真出于中心之恻怛,语语割肠裂肝,此所谓情来之调。”(《批评诗经》)清方玉润则赞之为“离奇变幻,令人莫测”(《诗经原始》)。

为您推荐

巧言

巧言 : 《诗经·小雅》篇名。《诗序》认为“《巧言》,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当是讽刺周王听信谗言,放任谗人祸国乱政之诗。共六章,每章八句。前三章刺王,述其听信巧言,以致乱政,使正直之人遭殃,..

鼓钟

鼓钟 : 《诗经·小雅》篇名。《诗序》认为“《鼓钟》,刺幽王也”。郑玄认为此诗为昭王时所作(孔颖达疏引郑玄《中候握河纪》注)。朱熹认为“此诗之义未详”,而引王安石曰:“幽王鼓钟淮水之上,为流连之乐,久而..

无将大车

无将大车 : 《诗经·小雅》篇名。《诗序》认为“《无将大车》,大夫悔将小人也”。但诗中不见悔意。朱熹认为“此亦行役劳苦而忧思者之作”(《诗集传》)。清姚际恒则认为是“贤者伤乱世、忧思百出”之诗(《诗经..

小明

北山

北山 : 《诗经·小雅》篇名。《诗序》认为“《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己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朱熹亦认为“大夫行役而作此诗”(《诗集传》)。清姚际恒据诗中“偕偕士子”、“大夫不均”之句..

大东

大东 : 《诗经·小雅》篇名。《诗序》认为“《大东》,刺乱也。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夫作是诗以告病焉”。当是东方诸侯国臣民讽刺西周王室剥削、奴役之诗。共七章,每章八句。言东方诸国布帛等财物被搜刮殆..

巷伯

巷伯 : 《诗经·小雅》篇名。《诗序》认为“《巷伯》,刺幽王也。寺人伤于谗,故作是诗也。巷伯,奄官也”。朱熹谓“时有遭谗而被宫刑为巷伯者作此诗”(《诗集传》)。其说可从。当是寺人孟子因谗受刑,发泄愤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