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乌

城上乌 : 童谣。汉无名氏作。《后汉书·五行志》谓:“此皆谓为政贪也。‘城上乌,尾毕逋’者,处高利独食,不与下共,谓人主多聚敛也。”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起首以秃尾的“城上乌”起兴。“公为吏”下六句,写统治阶级中“一徒死”后的排场,极言其奢靡。“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表现上层社会盘剥人民及其享乐挥霍的情况。而人民只得“石上慊慊舂黄粱”,终日劳苦不辍。诗人欲为人民鸣不平,要击梁下之悬鼓。前八句三字一句,读来朗朗上口,后半部七言五句一气呵成,结尾戛然而止,表现统治阶级压制言路、人民感情不得伸张的郁忿状态。

为您推荐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 : 亦称《箜篌引》。乐府《相和六引》篇名。传为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作。见《乐府诗集》。据西晋崔豹《古今注》记载,某日子高晨起划船,见一白发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堕河而死..

唱经堂古诗解

唱经堂古诗解 : 研究著作。清金圣叹著。详评古诗二十首,实则评《古诗十九首》,因作者将《东城高且长》分为二首,多出《燕赵多佳人》一首。高度评价“古诗二十首”,认为“此不推为韵言之宗不可也”,并极力推重..

铙歌

铙歌 : 乐府《鼓吹曲》名。汉乐府原有二十二曲,四曲有篇无辞,现仅存十八曲,通称《汉铙歌十八曲》。初为西北民族乐曲,用铙、笳、箫、鼓等演奏,于西汉初年传至中土后被采入乐府,至武帝、宣帝时有辞,有文人制作..

安世房中歌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 组诗名。东汉无名氏作。见《文选》。因其篇数而得名。内容特色如清沈德潜所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

孤儿行

孤儿行 : 又名《孤子生行》、《放歌行》。乐府《瑟调曲》篇名。汉无名氏作。见《乐府诗集》。写一孤儿自述其在父母去世后,遭兄嫂欺压虐待的不幸生活。分三层叙述三件事:行贾、汲水、收瓜。第一层悲叹自己命运..

相逢行

相逢行 : 一作《相逢狭路间行》。乐府《清调曲》篇名。汉无名氏作。见《乐府诗集》。表现富贵之家气派声势及种种享受,极尽铺张渲染。亦有谓乃讥刺富贵人家享乐,看似恭维而实奚落。开头即以“相逢狭路间,道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