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汉简(书法)

阜阳汉简(书法):

【简介】:

阜阳汉简于一九七七年出于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墓主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子夏侯灶,卒于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因此阜阳汉简的下限不会晚于这一年。安徽省阜阳地区博物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

【赏析】:

隶变在汉代发展很快,字形的演变受到约束,秦汉之际的潦草混乱现象逐渐得到克服,文帝时期的识字课本《苍颉篇》就是证明。《苍颉篇》的书写十分工整,亦颇规範:结体方整,略作楷书式右上倾斜,隷书的波势和挑法都很淸楚。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考察,它的耸侧取势具有突破空间的张力,而长横的波势和左右开张的挑法横贯、切割狭长的竹简,构成了简策书法所特有的美感。它的笔法还没有鲜明的提按,但势急力沉,书短意长,给人以沉着痛快之感。和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相比,《苍颉篇》的飘逸不足而笔力过之,是研摩古隷意蕴的极好範本。

为您推荐

五凤刻石(书法)

五凤刻石(书法):【简介】: 也称《鲁孝王刻石》。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六月四日刻。金明昌二年(1191)重修曲阜孔庙时出土。今仍在曲阜孔庙。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石高一尺五寸,广二尺三寸。”隷书。三行,共十三字,北..

江陵凤凰山木牍(书法)

江陵凤凰山木牍(书法):【简介】: 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五年陆续出士于湖北江陵县纪南城,前后共六批,总数达数百枚。时代属于西汉文帝时期。刊于《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 【赏析】: 木牍与简策不同,后者狭长,单行书写,木..

东安汉里刻石(书法)

东安汉里刻石(书法):【简介】: 亦称《曲阜汉墓画像题字》。一九三一年出土于曲阜城东一座汉墓内,计出土文字刻石二方,画像石十四方。文字刻石均属“汉篆”。一石刻字一行,凡十字,曰:“山鲁市东安汉里禺石也”,搨本240×28cm..

新莽铜嘉量铭(书法)

三老讳字忌日刻石(书法)

三老讳字忌日刻石(书法):【简介】: 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五月刻。淸咸丰二年(1852)五月在浙江余姚客星山下出土。曾归余姚周淸泉。今藏杭州西泠印社。据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记:石“高三尺七寸,广一尺七寸五分。”..

居延误死马驹册(书法)

居延误死马驹册(书法):【简介】: 该册成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章草。223一22.7×1.2—1.3cm。木质。一九七四年在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法》杂誌、《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

玉门花海汉简(书法)

玉门花海汉简(书法):【简介】: 书于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至元帝初元前(公元前48)。有古隷、隷章等各种书体,及木简、柹片(削衣)和木觚等各种形制。一九七七年八月,在玉门市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共九十三枚,另有无字素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