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县汉简(书法)

定县汉简(书法):

【简介】:

书于昭宣时。年月不详。篆书。出土于河北定县八角廓汉墓,木简全部炭化,经技术处理,拍下照片较爲淸晰。刊于《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

【赏析】:

隷书演进到武帝朝是一个关键。《汉书·贡禹传》载贡禹批评武帝朝政治时引时谚“何以礼仪爲,史书而仕宦”爲说。我们且不管他的用意何在,只是按政府规定写好字就可以做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其后,“善史书”事累见于典籍,不分天子庶人、男女老幼,皆以写好字爲荣誉,如果略去它在政治上的得失,仅就字体演进和书法发展而言,无疑有其重大的积极意义。河北定县八角廓汉墓当昭帝之时,其简策书法可以做爲武帝朝“善史书”风气余緖的结晶标识而在书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定县汉简书法已经接近东汉成熟的八分隷书。它的体态扁平,形势强调横向开张,方折提按,一应俱全,只是撇捺的形态还不够完善,“月”字等字形偏旁还有古隷的圆转。定县汉简隷书结构严谨,颇具法度,笔力稳健舒放,很注重力度的变化,儘管笔画时有重複和单调感,仍不能影响它的整体气韵,而疏阔的字距与字形的紧密黑白分明,形式美感极强。在迄今所见的西汉中、晚期简策标凖隷书中,当以这部分作品爲冠。

为您推荐

居延误死马驹册(书法)

居延误死马驹册(书法):【简介】: 该册成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章草。223一22.7×1.2—1.3cm。木质。一九七四年在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法》杂誌、《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

玉门花海汉简(书法)

玉门花海汉简(书法):【简介】: 书于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至元帝初元前(公元前48)。有古隷、隷章等各种书体,及木简、柹片(削衣)和木觚等各种形制。一九七七年八月,在玉门市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共九十三枚,另有无字素简..

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书法)

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书法):【简介】: 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隷书。湖南省博物馆藏。《书法丛刊》十一辑收入。 【赏析】: 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书法以倔强拗翘的线条形式爲骨体,以坚韧纵逸的笔势爲风..

居延侯粟君所责寇恩事册(书法)

张家山汉简阖庐(二)(书法)

张家山汉简阖庐(二)(书法):【简介】: 湖北张家山出土。爲兵家着作。隷书。30—33×约0.6cm。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藏。刊于《书法》一九八六年第五期。 【赏析】: 同是《阖庐》篇,书法风格却不相同,这种现象用工整和潦草解..

武威王杖诏令十简(书法)

武威王杖诏令十简(书法):【简介】: 书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汉隷。简长23.2—23.3cm,宽1cm。木质。共十枚,每简容六至三十七字。一九五九年秋,在武威磨嘴子十八号汉墓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武威汉简》(文物出版..

张掖都尉棨信(书法)

张掖都尉棨信(书法):【简介】: 书製于西汉晚期。虫篆。墨书于红色丝织品上。21×16cm。信上边有繫。一九七三年在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杂誌、《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均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