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即之(书法)

张即之(书法):

【小传】: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宋理宗景定四年(1186—1263)。字温夫,一字樗寮。和州(今安徽和县)人。参知政事张孝伯之子。以父荫授承务郞,铨中两浙转运使。举进士。历监平江府粮科院。将作监簿,司农寺丞。知嘉兴,未赴,以言者罢。以特授直秘阁致仕。存世书迹有东福寺藏“方丈”二大字及题字、《金刚经》、《汪氏报本庵记》、《李伯嘉墓誌》及多种尺牍等。《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有传。

【集评】: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米氏父子书最盛,举世学其奇怪,不惟江南爲然。金朝有用其法者,亦以善书得名。而流弊南方特甚。遂有于湖(张孝祥)之险,至于即之(张即之)之恶谬极矣。”明文徵明《张即之汪氏报本庵记》跋:“按皇宋书录,即之、安国之后,甚能传其家学。安国名孝祥,仕终显谟阁学士,所谓于湖先生,孝伯之兄,即之之伯父也,某书师颜鲁公,尝爲高宗所称。即之稍变而刻急,遂成名家。”明安世凤《墨林快事》:“樗寮昔人斥爲恶札,今详其笔意,亦非有心爲怪。惟像其胸怀,原与俗情相违逆,不知有匀圆之可喜,峭挺之可骇耳。自开、天以来,千奇万异,日新不已;伺独字法,不得任情哉?”明张宁《方州集》:“温夫特善大书,匾额字如作小楷,不烦布置,而淸劲绝人。”又,“即之作大字,如写小楷,而笔意兼行,转折作正之态,如老生作礼,虽骨格强硬,而意度调熟,见之者自当叹重。”淸王文治《快雨堂跋》:“人知张师海岳,而不知其出入欧、褚。”淸姜宸英《湛园题跋》:“张即之号樗寮,书法欧阳率更,加之险峭,遂自成家。”

为您推荐

偈颂(书法)

偈颂(书法):【简介】: 宋·虚堂智愚。纸本。28.5×715cm。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六)。 【赏析】: 这一偈颂的书艺也有一种美的波动传达于观者之心灵,并且越细緻体察,越觉其韵趣盎然。其一,形成一些个性..

印可状(书法)

印可状(书法):【简介】: 宋·无凖师範书。绢本。53.9×102.7cm。书于嘉熙元年(1237)。日本京都东福寺藏。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六)。 【赏析】: 开此卷,便有一种苍劲老辣之气扑人眉睫间,无凖师範的字不是垂柳婀娜柔美,而..

潘公海夜飮书楼诗卷(书法)

潘公海夜飮书楼诗卷(书法):【简介】: 宋·陈容书于嘉熙二年(1238)。纸本。行书。31.1×382.2cm。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赏析】: 此篇从大处着眼,大胆落墨,一挥而就。不斤斤于细小得失,但细微处又..

登承天万佛阁偈(书法)

木鷄集序(书法)

木鷄集序(书法):【简介】: 宋·文天祥书于咸淳九年(1273)。纸本。24.5×96.9cm。辽宁省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集评】: 淸吴其贞《书画记》:“纸墨新健,是爲白鹿纸也。书法淸瘿,使人心目爽然。然见者怀..

稟报帖(书法)

稟报帖(书法):【简介】: 宋·吴琚书。纸本。草书。尺牍一则。凡十二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字。30.2×51.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滙观》、《石渠宝笈三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二),载入台湾《故..

焦山题名(书法)

焦山题名(书法):【简介】: 宋·吴琚书。纸本。行书。凡六行,每行字数不一。原帖与行书识语同在一纸。31.3×39.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