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南峰绝顶诗轴(书法)

登南峰绝顶诗轴(书法):

【简介】:

元·张雨书。纸本。行书。凡五行,共六十一字。108.4×42.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初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三十)。

【赏析】:

张雨书法,师法赵孟頫,偏慕米南宫,又侧求怀素、李邕,故此书隐隐然有诸家气息;尤可贵者,是其中所表露的那一股激昂之情。

初观是作,即爲其形势雄峻和笔致的奔放不羁而心动。第一行写来还恪守规矩,书者的心境尙属平静;次行开头“一”字的起落似见“唐突”,但在欣赏者尙未从书者这种心境解脱出来时,紧接着数字的奔跳而下,马上又把观者引入到另一种境界:伴随着诗的意象,我们仿彿感受到了书者并非唐突实乃亢奋的精神状态,进而跳蕩的线型节奏的变化与诗的内容交相映照。线象的纤与秾、虚和实、疾与迟都在诗意的导引下迅速地闪现出如电影“蒙太奇”般的幻化效果。书者意识的流动从点线的变换中一一皆可体会;传统书法审美的“认字辨笔”心理被书者变幻莫测的笔致冲淡,完全爲其神情所统摄所感染,而跟踪追迹于其元气的吐吶呼吸还来不及。

有元一代有几人几件作品的创作有如此亢奋的激情在?以赵孟頫的完熟和康里巎巎的精灵,无论是于平静中追求完美抑或于迅利中求气势皆等而下之。做作固然难致于大和谐,但纵情也会导致不完善。我倾心于此作的最终和谐,故不想去挑剔毛病,更益钦佩张雨书性与心性的高敏。因问,就一个书人而言,技巧与激情哪一个于创作更爲重要?

为您推荐

石头和尙草庵歌卷(书法)

石头和尙草庵歌卷(书法):【简介】: 元·溥光书。纸本。草书。凡四十二行,行字数不一,共二百二十九字。46.7×605.4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赏析】: 此书《石头和尙草..

小楷诗札(书法)

小楷诗札(书法):【简介】: 元·张雨书于至正六年(1346)。纸本。楷书。21.5×313.9cm。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故宫博物院藏历代注书选集》(三),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赏析】: 此诗札书于至正六年(1346),爲张雨晚年之..

溥光(书法)

溥光(书法):【小传】: 元僧。俗姓李,字玄晖,号雪庵。山西大同人。爲赵子昂荐之于朝,特封昭文馆大学士,赐号玄悟大师。能诗文,工书,善画。山水师关仝,墨竹师文同;皆成趣,爲诗冲淡粹美。善眞、行、草书,尤工大字。 【集评】: 明陶宗..

致义斋廉访相公阁下尺牍(书法)

虞集(书法)

虞集(书法):【小传】: 元世祖至元九年—元顺帝至正八年(1272—1348)。字伯生。其先隆州仁寿人。徙居蜀郡(今四川成都地区)。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从吴澄游,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敎授。迁秘书少监。文宗在潜邸,已知集名..

鲜于枢书杜甫茅屋爲秋风所破歌卷跋(书法)

鲜于枢书杜甫茅屋爲秋风所破歌卷跋(书法):【简介】: 元·鲜于去矜书于大德七年(1309)。纸本。行书。凡十三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一字。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七)。 【集评】: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其书得家法。”..

苏轼海棠诗卷(书法)

苏轼海棠诗卷(书法):【简介】: 元·鲜于枢书。纸本。行草书。34.5×584cm。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故宫藏历代法书选集》(三)、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集评】: 元秋桂跋:“鲜于翁草书修六义,无一笔苟置。人皆知其豪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