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报帖(书法)

稟报帖(书法):

【简介】:

宋·吴琚书。纸本。草书。尺牍一则。凡十二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字。30.2×51.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滙观》、《石渠宝笈三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二),载入台湾《故宫书画录》卷三。

【赏析】:

此书是学米襄阳“刷字”一路书风的力作。

品赏此书,可见吴琚于“米”字下过深功夫。用笔挥洒自如,提按分明,“振迅天眞,出于意外”。对米字的内含与外象的理解均能得其眞神,这是不容易的。将此书对照米芾《蜀素帖》品味,笔态颇相似,尤其是“深”、“虚”、“遂”、“具”等字,笔势、笔趣更爲接近,可谓学米字之高手。然吴琚学米尙不完全泥“米”不化,旣师承米芾翻折用笔之“刷字”法,四面出锋,沉着痛快,提按委婉,富有变化,且肉满丰筋,内含骨力,并参以中锋绞转用笔,如“旨挥未到”等字,浑厚遒劲,已有新意。

此书不足处是“学生腔”过浓,追步米书风範太紧,以致注意了单字,而忽视了整体行间的流畅及和谐变化,自然有碍自己成家开派,这点是学书者当引以爲戒的。齐白石勉励后生有言:“学我者生,似我者亡。”吴琚不愧爲米芾的一位好“学生”,然自家风貌不强。中国书法发展史上,行书自宋以后,除元代赵孟頫一人独步书坛之外,整体趋势呈下坡状态。吴琚自然远不如米芾境界,故尔吴琚此书可以给学米者提供直观啓示。

为您推荐

偈颂(书法)

偈颂(书法):【简介】: 宋·虚堂智愚。纸本。28.5×715cm。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六)。 【赏析】: 这一偈颂的书艺也有一种美的波动传达于观者之心灵,并且越细緻体察,越觉其韵趣盎然。其一,形成一些个性..

印可状(书法)

印可状(书法):【简介】: 宋·无凖师範书。绢本。53.9×102.7cm。书于嘉熙元年(1237)。日本京都东福寺藏。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六)。 【赏析】: 开此卷,便有一种苍劲老辣之气扑人眉睫间,无凖师範的字不是垂柳婀娜柔美,而..

潘公海夜飮书楼诗卷(书法)

潘公海夜飮书楼诗卷(书法):【简介】: 宋·陈容书于嘉熙二年(1238)。纸本。行书。31.1×382.2cm。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赏析】: 此篇从大处着眼,大胆落墨,一挥而就。不斤斤于细小得失,但细微处又..

焦山题名(书法)

天朗气淸诗(书法)

天朗气淸诗(书法):【简介】: 宋·白玉蟾书。纸本。草书。四言诗一首。凡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五十字。24.5×52.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四)。 【赏析】: 这是一件道人的书法作品。它洋..

仙庐峰六咏卷(书法)

仙庐峰六咏卷(书法):【简介】: 宋·白玉蟾书。纸本。上海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赏析】: 白玉蟾是一位颇具仙人风姿,而又才华横溢的人。明唐顺之《左编》谓白玉蟾“蓬头跣足,一衲弊甚,而神情淸爽。喜..

李氏家集识语(书法)

李氏家集识语(书法):【简介】: 宋·程元凤书。纸本。行书。凡十七行,每行字数不一。32.9×54.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载入台湾《故宫书画录》卷三。 【赏析】: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