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又称《淮南僖王元显墓誌》。东魏武定二年(544)八月刻。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字。59.7×59.7cm。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北魏晚期,碑誌书法已趋华美婉约,至东、西魏,北齐,北周,书法大多方板靡弱,更有篆隷眞行杂揉,形体诡谲。此誌刻于东魏武定二年(544),字形正方,结体宽和而略显松散,笔画丰润而稍失柔弱。誌文爲楷书,铭文爲隷书,这一形式在碑誌中较爲罕见,大槪以隷书写铭辞,可显得庄重些吧。
【简介】:
又称《淮南僖王元显墓誌》。东魏武定二年(544)八月刻。正书。二十八行,行三十字。59.7×59.7cm。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北魏晚期,碑誌书法已趋华美婉约,至东、西魏,北齐,北周,书法大多方板靡弱,更有篆隷眞行杂揉,形体诡谲。此誌刻于东魏武定二年(544),字形正方,结体宽和而略显松散,笔画丰润而稍失柔弱。誌文爲楷书,铭文爲隷书,这一形式在碑誌中较爲罕见,大槪以隷书写铭辞,可显得庄重些吧。
李次明爲亡儿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李次明爲亡儿李那延造观世音白玉像》。东魏武定元年(543)七月刻。正书。九行,行一至六字不等。有宋元丰元年(1078)二月二十三日来高才、马良等题记。旧在河北枣强县。曾归山东..
道俗九十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武定元年(543)七月刻。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高二尺九寸,广二尺四寸五分。”分五层:上三层刻画像,第四层刻造像记,下层刻画像。正书。记二十三行,行八字。右侧题名六列,列三行..
凝禅寺碑(书法):【简介】: 全称《维那道渊张法乐率邑义七十人造像》。亦称《红林渡佛堪记》。东魏元象元年(538)九月刻。正书。记九行,行约存十一字。题名五列,兼有大字题名,行次不齐。在山西平定。《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惠晖合衆造像(书法):【简介】: 全称《比丘惠晖合衆造释迦像》。东魏天平四年(537)正月刻。四面刻。正书。二十一行,行三字。曾归长白端方,武进徐氏。今藏日本东京文科大学。《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虽有乌丝栏..
道山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比丘僧道山造观世音像》。东魏兴和三年(541)四月刻。正书。刻佛座正而及两侧。正面文六行;两侧文各四行,行四字。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竪二寸五分,面广四寸五分。”在河北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