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悦造塔记(书法)

元悦造塔记(书法):

【简介】:

全称《侍中太尉公汝南王元悦修塔记》。北魏正光三年(522)八月刻。正书。二十二行,行十七字,有方界格。石断爲二,前段首数行磨泐。末署“太尉省事令史曲元宾造”。另有一石存十五行,行十五字。与前石文不同。《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整齐变化寓参差,章法天然落笔时。”这是翁方纲的两句论书诗。翁方纲高度地讚赏那种在结体中整齐之中参与变化,使之生动活脱,而在章法上上下衔接,左右呼应,意气贯通的书法作品。楷书要达到这一点是爲难的,它的每一个笔划相对完整,没有游丝将其联繫,因而笔势之间、字的意态之间的呼应连贯相对地显得隐蔽和不露声色。我们把翁氏那两句讚美诗移赠给《元悦造塔记》,也许不会是过誉之辞吧!

《元悦造塔记》碑面裂缝多处,这些线条的分量大大超过了书作线条,以至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人们欣赏的目光,反覆爲它逗留。当我们离开这些破缝之处的粗糙,细审碑上的每一行字迹,则感到十分顺眼。它虽爲楷书,却书意充盈,气脉连贯。如果作小楷观,也是上乘之作,其挺劲的线条,质朴的气息,令人迴肠蕩气。它没有颐指气使的势态,而是不显山不露水,蕩开之处轻轻一笔,收回之处敛约婉转。在隷意遗存,朴茂烂漫的整体气象中,又浸染上多少江南的秀逸情调。作者使用的捺笔尤爲得心应手,一波三折,徐缓潇秀,凡有捺笔的字都显得特别幽雅和活跃。作者娴熟的驾驭能力,于此可窥见一斑。

为您推荐

张庐墓誌(书法)

张庐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张府君墓誌铭》。亦称《张庐曁妻刘法珠墓誌》。北魏正光三年(522)三月刻。正书。二十一行,行一十字。505×52cm。一九三五年河南洛阳伯乐凹村出土。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马苗仁造像记(书法)

马苗仁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正光二年(521)四月刻。三面刻像,一面刻文。正书。约一百一十余字。一九三一年前发现后运至上海,仅搨十数份,石即售诸海外。《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北魏造像记有如一块自然..

元珽妻穆玉容墓誌(书法)

元珽妻穆玉容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轻车将军太尉中兵参军元珽妻穆夫人墓誌铭》。北魏神龟二年(519)十月刻。正书。二十行,行二十字。48×48cm。盖正书“魏羽林监轻车将军太尉府中兵参军元珽字珍平妻穆夫人墓誌铭..

王遗女墓誌(书法)

曹望憘等造像记(书法)

曹望憘等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襄威将军柏仁令齐州魏郡魏县曹望憘造像》。北魏正光六年(525年)三月刻。正书。二十二行,行九字,末刻一“大”字。在山东临淄西桐村,曾归潍县陈氏。一九二一年售与法国巴黎博物馆。此..

杜文庆等造开宫像记(书法)

杜文庆等造开宫像记(书法):【简介】: 亦称《张法隆造像》。北魏正光五年(524)三月刻。正书。十八行,行十字。像左右皆题名。原在河南辉县姬家寨玉皇庙。民国八年爲人窃去。《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这是一件恢..

元秀墓誌(书法)

元秀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正光四年(523)二月刻。正书。二十四行,行二十五字。66.5×66.5cm。一九二六年河南洛阳伯乐凹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赏析】: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