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嵩墓誌(书法)

元嵩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故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安南将军赠车骑大将军领军将军扬州刺史高平刚侯之墓誌铭》。北魏正始四年(507)七月刻。正书。十七行,行十七字。56.9×51.5cm。一九三二年河南洛阳柿园村出土。现存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当它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给我们的感觉是气韵生动,雄健恣肆,有强烈的生命力。

它的形态、轮廓、线条等等又很浑朴古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表现略有粗笨。它笔意浓郁,寓恣肆于内蕴之中。搭笔以楷法起引,行笔则以中锋爲主,收笔回锋,转角处稜角分明。这些在第一行第一字“故”“使”“军”下最后一横和“节”字“卩”、“军”字“冖”等处皆有显见。

整块誌文字体大小,总的说来,较爲均匀,但是最末行不知书者是故意将最后一行字写小,也不知是疏忽大意少算一行,故而造成整块志面,前松后挤,比例失调。

且倒第五行“閟泉堂开”四字佔其他铭文三字位置,挤一字入内,实乃爲整篇誌文完结不产生单字不成行之书忌。从而也给人们对于处理规矩书作章法多字时,留下了一种较好的处理办法。

为您推荐

元保洛墓誌(书法)

元保洛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永平四年(511)二月刻。正书。十二行,行十二字。41.2×38.2cm。一九二六年河南洛阳姚凹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赏析】: 魏碑因..

鲁衆造像记(书法)

鲁衆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正始四年(507)四月刻。正书。二行,行十二至十二字不等。末有年款“正始四年四月”六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鲁衆造像记》文字风格较朴厚,笔画刀法显露,方劲古拙。部分..

刘未等四人造像记(书法)

刘未等四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刘未等四人造弥勒像》。北魏景明三年(502)十一月刻。正书。石断爲二。记在下半,十二行,行六至七字不等。下题名十二行,四周另有题名十行。原在河北房山石佛寺,曾归长白端方。《中国..

比丘尼法行造像记(书法)

元思墓誌(书法)

元思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正始四年(507)三月刻。正书。十八行,行十七字。59.4×61.5cm。一九一六年河南洛阳徐家沟出土。曾归德化李氏。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人们对于书法的鑒赏,每每关係..

王史平吴共合曹人造像记(书法)

王史平吴共合曹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正始二年(505)四月刻。正书。二行,首行四十五字,二行十三字。89.2×79.9cm。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载:“高二尺六寸八分,广二寸四分。” 【赏析】: 不少书坛耆宿对于“现..

张整墓誌(书法)

张整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中常侍大长秋卿平北将军并州刺史云阳男张君草誌铭》。北魏景明四年(504)十一月刻。正书。十六行,行十六字。38×33.5cm。一九二九年河南省孟津王庄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存陕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