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愿平妻王氏墓誌(书法)

元愿平妻王氏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魏黄钺大将军太傅大司马安定靖王第二子给事君夫人王氏之墓誌》。北魏永平二年(509)十一月刻。正书。二十行,行十八字。55.8×63.3cm。一九二五年河南洛阳徐家沟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此墓誌之特徵可以四字槪括之,即:精、工、秀、雅。

精:首先是刻工精,字虽小而笔意俱存,点画的轻重疾徐淸晰可辨;其次书法更精,观其点画、结字、章法、气韵,均可以“有定法而出之自在”语之。与《张猛龙》相比,挺拔稍逊而姿态过之。其用笔方折、稜角分明,体势似欹而实正之总面目则又与龙门诸碑,特别是《杨大眼》、《魏灵藏》、《孙秋生》等极爲相似,而更具流动秀劲,温纯精绝。

工:观其点画,往往工妙,用笔以方爲主,多在着纸处用力。起止提按分明,注重变化。藏锋起笔和转折处乾凈利落,挺劲有力。特别是其横画起笔重,收笔轻,旣增加了欹侧之势而又富有节奏变化。结字谨严中见疏朗,醇淸而不迫。因此,工整刚健,生动有姿,中规入矩而又天趣盎然。

秀:此誌虽出于北魏时期,然无丝毫粗、率、野、乱之气。其撇画质实而轻盈,捺笔一波三折,横画则长短俯仰各随其体。用了那么多方折,却不呆板,可谓亦刚亦秀,硬劲中见温润,峻遒中透娟美。

雅:从章法上讲,字距行距十分疏朗,爲字结构的点画俯仰、姿挺态宕留下了充分施展的余地。这样,旣显得意象开阔、骨气洞达,而又隽茂有致,风神萧然。

为您推荐

孙秋生造像记(书法)

孙秋生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北魏景明三年(502)五月刻。正书。十三行,上列记文行九字;下列题名行三十字。104×49cm。额阳文正书“邑子像”一行三字。额旁题太守名,右..

元桢墓誌(书法)

元桢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十一月刻。正书。十七行,行十八字。66×66cm。一九二六年洛阳城西北高沟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存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赏析】: 元桢墓誌与..

郑长猷造像记(书法)

郑长猷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云阳伯郑长猷爲亡父等造像记》。北魏景明二年(501)九月刻。正书。八行,行十二字。50×34cm。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南壁。龙门二十品之一。上海有正书局、艺苑眞赏社、文物出版社有..

姚伯多兄弟造像记(书法)

许世和墓誌(书法)

许世和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正始元年(504)十一月刻。誌爲砖质。正书。六行,行一至九字不等。27×32cm。河南获嘉县出土,曾归天津姚贵昉。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墓誌多爲石製,砖誌虽有,但较少,..

元鑒墓誌(书法)

元鑒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代大魏武昌王墓誌铭》。北魏正始四年(507)三月刻。正书。十九行,行十九字。40.3×45.8cm。一九二五年河南洛阳前海资村出土。曾归三原于右任。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

元龙墓誌(书法)

元龙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平北将军恒州刺史行唐伯元使君墓誌铭》。北魏正始元年(504)十月刻。正书。二十九行,行二十九字。69.2×69.2cm。一九二九年于河南洛阳城东北平乐村北小寨出土。赵万里辑入《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