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卷(书法)

古诗卷(书法):

【简介】:

明·邢侗书。纸本。草书。七言古诗一首。凡五十五行,共二百二十一字。28.2×442.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四)。

【赏析】:

此件书作并非邢侗精品。明代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评论邢侗:“笔力矫健,圆而能转,时亦有得。”此作“笔力矫健”差可相许,但“圆而能转”不免捉襟见肘了。邢侗“最会心慊意,尤在右军”,而右军十七帖的草法妙处亦在使转精良,爽健与妩媚交融爲整体风格的流露,因而与“古质”拉开了距离,表现出“今妍”的趋向。邢侗此作的不足之处是使转刻板生硬,往往形成方折的僵化点,与右军笔法相去甚远。使转的关键在于保持中锋运笔的始终贯一,转折处要圆浑灵活。似起非起,似落非落,在自然的运行之中造成种种生动的墨象。试观邢侗,“洛”、“阳”、“东”、“风”等字,转折处多不佳,不是徒然变作停顿的重墨,就是形成毫无生气的折角,而匆匆掠出的尖利偏锋之笔,更使运笔的含蓄之感丧失殆尽。笔法的优劣,也是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审美。如此分析,邢侗此件书作,是不成熟时期的作品。比如“洛”字,“氵”与“各”二部形成平行的二条直线;“东”字的二点处理得轻重不分,且距离相等;“风”字内外两部分线条缺乏起伏,这些地方都不足以表现草书的疏密,欹正等辩证因素的丰富变化。

为您推荐

杜甫秋兴八首诗册(书法)

杜甫秋兴八首诗册(书法):【简介】: 明·许初书。纸本。篆书。凡十四开,每开字数不一,共四百八十七字。每幅均27.4cm。第一开横29.3cm。第二至十二开均横28.9cm。《石渠宝笈三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

登尧峰诗轴(书法)

登尧峰诗轴(书法):【简介】: 明·申时行书。纸本。草书。凡四行,共六十二字,每行字数不一。1375×30cm。苏州博物馆藏。 【赏析】: 明代行草大盛。文人书家多以笔法多变“居动以治静”的行草抒情达意。直吐心光。明代中期..

论书册(书法)

论书册(书法):【简介】: 明·邢侗行书。纸本。前七幅凡二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二百字。后七幅凡十九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二百零三字。《石渠宝笈三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

致继老社长尺牍(书法)

张凤翼(书法)

张凤翼(书法):【小传】: 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明思宗崇祯九年(1550—1636)。字伯起。长洲(江苏吴县)人。嘉靖举人。好塡词,老于“公车”:善书,晚年不事干请,卖书自给。着有传奇《红拂记》等,又有《处实堂集》、《占梦类考》..

致吴江至契兄尺牍(书法)

致吴江至契兄尺牍(书法):【简介】: 明·张之象书。纸本。行书。共两幅。凡九行,每行字数不一,两幅均23×17.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七)。 【赏析】: 明季书法深受赵孟頫影响,小行书尤其..

二王墨迹跋(书法)

二王墨迹跋(书法):【简介】: 明·王穉登书。纸本。楷书。凡六行,共八十四字,每行字数不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赏析】: 书法艺术应同其它艺术一样,贵在有其独特的风貌。以王穉登跋二王墨迹来说,甜美妍丽,妩媚温柔,便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