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尧峰诗轴(书法)

登尧峰诗轴(书法):

【简介】:

明·申时行书。纸本。草书。凡四行,共六十二字,每行字数不一。1375×30cm。苏州博物馆藏。

【赏析】:

明代行草大盛。文人书家多以笔法多变“居动以治静”的行草抒情达意。直吐心光。明代中期书家推崇和追求的基本是导源于东晋二王的书风,申时行的笔下也自然带有这个特徵。

书贵自然。这首七律诗爲申时行自作。书自作诗,不像抄录他人之作那样常或多或少带有笔迟神滞的弊病。所以此轴首先给人的感觉是自然淸雅之极。行笔悠然自得,笔锋动势不大,而使转轻捷灵妙,牵引适度,收束自然,点画柔中寓刚。细细品来有从《十七帖》脱化的痕迹,同时又明显地漾溢着明代中期行草潇洒雅逸的气息。个别字还有翩然秀活的章草意味。字和体势多颀长魁伟,仪态善变。有的字作了伸缩变形的破体处理,而无不归爲中心。整体效果看还是属于平和婉畅的基调。

申时行虽未跻身于书坛大家之列,但他学养浩深,笔下充满谙熟笔墨后方形成的文雅的书卷气。反覆观之,流畅而生动的笔致,静与动天然和谐。表现出一种谦和静逸的艺术审美心态。比起同时代一些书家怒张跋扈的大写意狂草来倒像是一首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诗。

为您推荐

杜甫秋兴八首诗册(书法)

杜甫秋兴八首诗册(书法):【简介】: 明·许初书。纸本。篆书。凡十四开,每开字数不一,共四百八十七字。每幅均27.4cm。第一开横29.3cm。第二至十二开均横28.9cm。《石渠宝笈三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

论书册(书法)

论书册(书法):【简介】: 明·邢侗行书。纸本。前七幅凡二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二百字。后七幅凡十九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二百零三字。《石渠宝笈三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

二王墨迹跋(书法)

二王墨迹跋(书法):【简介】: 明·王穉登书。纸本。楷书。凡六行,共八十四字,每行字数不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赏析】: 书法艺术应同其它艺术一样,贵在有其独特的风貌。以王穉登跋二王墨迹来说,甜美妍丽,妩媚温柔,便是一种..

致吴江先生尺牍(书法)

许初(书法)

许初(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字元复,号高阳,初字复初。明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嘉靖中应贡,历南京太僕寺主簿,知湖口县(一云迁汉阳府通判),未之任而乞归。性自高伉,不屑下人。有文名,工大书,不轻以书示人。《明史》卷三百..

邢侗(书法)

邢侗(书法):【小传】: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明神宗万曆四十年(1551—1612)。字子愿,山东临邑人。万曆二年进士,官至陕西行太僕卿。家资巨富,曾筑“来禽馆”于古犂丘,减产奉客,遂至中落。善画,能诗文,其书师法王羲之,极爲海内所珍..

致仲玑词伯世兄等尺牍二种(书法)

致仲玑词伯世兄等尺牍二种(书法):【简介】: 明·莫是龙书。纸本。行草书,尺牍二种。凡九开,共五十六行。第一开18.1×26cm,第二开18×25.5cm,第三开17.9×24.5cm,第四开17.8×25.2cm,第五开17.8×27.8cm,第六开18×26.7cm,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