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法隆等造像记(书法)

比丘尼法隆等造像记(书法):

【简介】:

北魏永平二年(509)四月刻。正书。十二行,行七字,末行二字。

【赏析】:

在各种字体中,若论方整,当以楷书爲最。但楷书从视觉效果上看,常有许多由于笔画的左展右舒而打破其方形的感觉。

在《比丘尼法隆等造像》中,却见出另外一种方整,它的笔画及外形均趋向于外向的齐整,用笔的方折亦给我们带来一种富于野逸的质朴,从而现出它的可爱之处。

这整幅字构,虽然大体感觉上富于欹侧不整,但只要注目于具体的笔画,还是可以见出作者属意的匠心。正是由于这种偏差,方使它与一般魏碑造像的古朴略拉开了距离,同时也与那些成熟的魏碑佳品现出差距。貌似獃头獃脑的随意外形与笔画上的着意使它富有多种意味。

这似乎是从汉代《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一体流变下来的书法。不过,我们从书法本身的嬗变中指出其联繫,还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揣测而已。这假设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体味《比丘尼法隆等造像》,应当说是提供了几块阶石而非障碍。

为您推荐

马庆安造像记(书法)

马庆安造像记(书法):【简介】: 北魏景明二年(501)八月刻。正书。六行,一至四行三、四字不等,第五行二字,第六行八字,署年月。日本《书道全集》着录。 【赏析】: 《马庆安造像》的书者可能是民间书法家,或者竟是出自刻工之手..

高洛周七十人造像记(书法)

高洛周七十人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涿县当陌村头维那高洛周七十人等造释迦像》。北魏正始元年(504)三月刻。中间爲佛像,文字刻在四周。正书。记十二行,行三至七字不等。左右皆刻题名。河北涿县出土。曾归长白端方..

元继妃石婉墓誌(书法)

元继妃石婉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尙书江阳王次妃石夫人墓誌铭》。北魏永平元年(508)十一月刻。正书。十八行,行二十字。57×59cm。淸宣统元年(1909)河南洛阳张羊村出土。曾归邑人张氏、常熟曾炳章、番禺陈渔春..

法雅与宗那邑等造九级浮图碑(书法)

一弗造像记(书法)

一弗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一弗爲亡夫张元祖造像记》。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刻。正书。十行,行三字。11×31cm。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龙门造像二十名品之一。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集评】: 近代康有爲《..

元燮造像记(书法)

元燮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安定王元燮爲亡祖等造像记》。北魏正始四年(507)二月刻。正书。十三行,行九字。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南壁。龙门造像二十名品之一。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集评】: 康有爲《广艺舟双..

元详墓誌(书法)

元详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永平元年(508)十一月刻。正书。十二行,行十六字。68.6×48.5cm。一九二〇年河南洛阳城北出土。曾归武进陶湘。现藏上海博物馆。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古代上流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