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羽墓誌(书法)

元羽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侍中司徒公广陵王墓誌铭》。北魏景明二年(501)七月刻。正书。十三行,行十五字。50×51.2cm。一九一八年河南洛阳南陈庄出土。今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有翻刻本。翻刻本首行“墓”字下点与横不连。原石微连。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在南北朝书法中,北朝墓誌书法爲一大宗。今所见墓誌书法,虽然数量衆多,书手不同,风格各异,但其主调则是强悍峻利,具有阳刚之美,此帧《元羽墓誌》可以说是这主调中的强劲音符之一。

元羽生前位居广陵王,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四叔,其生前之显贵不难想见。景明二年(501)五月十八日死,七月二十九日葬,时隔两月之久,所以墓誌书刻从容,旣精且美,可爲北魏元氏贵族墓誌书法的正宗代表。

此帧墓誌结字工稳,横笔多向右上飘去,而收笔处凝重,故飘而不浮;撇、捺也非如唐楷般多立于一水平线,而是撇低捺高。与此相配合,撇的笔画多先细后粗,收笔处先按,不出细锋,微直劲挺尤具力度;捺的收笔上平下翘,圆融饱满,扬而有力,全字体势开张潇洒,端庄典雅而不失俊逸。其用笔方圆并施,横画起笔多方重,行笔提笔,收笔处多上提下顿,有的锋驻辄止,呈放射状,笔停而意犹未尽;折笔多顿挫斩绝,十分爽利,偶出圆转之笔,颇爲温润,变化较多。《元羽墓誌》一九一八年才出土,未受风雨侵蚀,睹之如新,确是临池观赏的好範本。

为您推荐

元详墓誌(书法)

元详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永平元年(508)十一月刻。正书。十二行,行十六字。68.6×48.5cm。一九二〇年河南洛阳城北出土。曾归武进陶湘。现藏上海博物馆。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古代上流社..

瓽法端造像记(书法)

瓽法端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宫内作大监瓽法端造像记》。北魏正始三年(506)三月刻。正书。十五行,行八字。在河南洛阳龙门山。龙门造像名品之一。《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瓽法端造像记》爲北魏龙..

元定墓誌(书法)

元定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景穆皇帝之孙使持节侍中征南大将军都督五州诸军事靑雍二州刺史故京兆康王之弟四子广平内史前河间王元泰安讳定君草誌铭》。北魏景明元年(500)十一月刻。正书。十三行,行十四字。52.7×52..

高树造像记(书法)

元详造像记(书法)

元详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北海王元详造像记》。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十二月刻。正书。九行,行十八字。75×40cm。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龙门造像名品之一。上海有正书局、艺苑眞赏社有影印本。日本《书道..

弔比干文(书法)

弔比干文(书法):【简介】: 全称《孝文皇帝弔比干墓文》。北魏,无年月。考爲太和十八年(494)十一月刻。淸王昶《金石萃编》载:“高七尺七寸,广四尺一寸。”额篆书:“皇帝弔殷比干文”四行,行二字。文正书。二十八行,行四十六..

佛说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书法)

佛说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书法):【简介】: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写于白麻纸上的佛经。现存共七行,行十五字。12×26.7cm。一九四四年在敦煌莫高窟前土地庙出土,现藏敦煌研究院。刊于《敦煌遗书书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