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造像记(书法)

尉迟造像记(书法):

【简介】:

全称《长乐王丘穆亮夫人尉迟爲亡息、牛橛造像》。亦称《牛橛造像》、《长乐王造像》。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十一月刻。正书。七行,行十六字。65×33cm。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龙门造像名品之一。亦爲龙门造像题记中纪年最早者。上海有正书局、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集评】:

近代康有爲《广艺舟双楫》:“《丘穆陵亮夫人尉迟造像》,体方笔厚,宜先学之。”列爲“能品上”。

【赏析】:

北魏书刻方整厚重,其结体用笔往往带有很浓重的隷书意味,这块《牛橛造像记》也是如此。它的字形略扁,结体茂密而左右舒展,用笔方峻而稜角森然。它的横画起笔,多作侧锋斜入,捺的出波锐利,点成三角,垂笔多作悬针,给人的感觉是锋芒毕露,方峻爽利。这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刀刻而产生的,从表达书丹的原迹来说,它是打了点儿折扣,但却收到了一种毛笔所很难得到的特殊效果,这就是比笔写更厚重更雄强。

《牛橛造像》先后被收入《龙门十品》、《龙门二十品》之中,它是其中的上乘之作,也是从隷书向楷书过渡期中较爲成熟的北魏碑体的代表作之一。此碑体势方整峻拔,用笔精劲挺峭,侧锋取势,凌厉果断,转折处重顿,点画稜角分明。每一画的构成都似经意爲之,全篇百余字,字字精整劲厚,而且风格统一。这在书丹者和镌刻者都不是件简单的事。虽然还没有完全泯去隷书波磔的余味,但却像其它北魏碑书一样,在隷书与楷书之间创造出自己的风貌。比之其它北魏碑书,它减少了粗犷与任性,渐入楷则。

为您推荐

元详墓誌(书法)

元详墓誌(书法):【简介】: 北魏永平元年(508)十一月刻。正书。十二行,行十六字。68.6×48.5cm。一九二〇年河南洛阳城北出土。曾归武进陶湘。现藏上海博物馆。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赏析】: 古代上流社..

瓽法端造像记(书法)

瓽法端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宫内作大监瓽法端造像记》。北魏正始三年(506)三月刻。正书。十五行,行八字。在河南洛阳龙门山。龙门造像名品之一。《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瓽法端造像记》爲北魏龙..

元定墓誌(书法)

元定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景穆皇帝之孙使持节侍中征南大将军都督五州诸军事靑雍二州刺史故京兆康王之弟四子广平内史前河间王元泰安讳定君草誌铭》。北魏景明元年(500)十一月刻。正书。十三行,行十四字。52.7×52..

高树造像记(书法)

元详造像记(书法)

元详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北海王元详造像记》。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十二月刻。正书。九行,行十八字。75×40cm。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龙门造像名品之一。上海有正书局、艺苑眞赏社有影印本。日本《书道..

弔比干文(书法)

弔比干文(书法):【简介】: 全称《孝文皇帝弔比干墓文》。北魏,无年月。考爲太和十八年(494)十一月刻。淸王昶《金石萃编》载:“高七尺七寸,广四尺一寸。”额篆书:“皇帝弔殷比干文”四行,行二字。文正书。二十八行,行四十六..

佛说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书法)

佛说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书法):【简介】: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写于白麻纸上的佛经。现存共七行,行十五字。12×26.7cm。一九四四年在敦煌莫高窟前土地庙出土,现藏敦煌研究院。刊于《敦煌遗书书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