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嵩高灵庙碑(书法)

中岳嵩高灵庙碑(书法):

【简介】:

亦称《嵩高灵庙碑》。北魏太和二年(456)道士寇谦之立。正书。213.1×99.9cm。碑阳二十三行,行五十字,中间驳落近半。碑阴七列;一列二十二行;二列十六行;三至六列二十九行;七列九行。额阳文篆书八字。文内“太极剖判”之“剖”字未损者爲明搨。“极”字未损者爲乾、嘉时搨。上海书画出版社影印出版。

【集评】:

《中州金石考》:“字体近拙而多古意。”近代康有爲《广艺舟双楫》:“……《爨龙颜》爲雄强茂美之宗,《灵庙碑阴》辅之。”又:“高美则有《灵庙碑阴》。”又:“《灵庙碑阴》如浑金璞玉,宝采难名。”“其‘将’、‘军’、‘宁’、‘乌’、‘洛’、‘陵’、‘江’、‘高’、‘州’等字,笔墨浑穆,大有《石鼓》、《琅琊台》、《石经》笔意,眞正书之极则,得其指甲,可无唐、宋人矣!”无不可斋主题:“北魏碑佳品极多,派别亦异,方圆奇正,皆自成军。而《灵庙碑》浑融方峻,奇逸雄强,溶汉法以眞行,寓华藻于朴质,眞可谓无体不备,无美不收矣。”

【赏析】:

汉字字体的演变,乃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与提高的主要体现。由篆而隷,由隷而楷、而行、而草,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是由隷至楷过渡阶段的典型字体。由于它脱胎于魏晋隷书,故隷法森然、波磔犹存。又因爲是尙未成的楷书,所以结体自由,用笔上大起大落,无拘无束。从而显得率眞古拙,奇肆粗犷,颇多自然烂漫之趣。《中岳嵩高灵庙碑》以其独特的面目和风格,爲世所重,康有爲亦十分推崇。他在《广艺舟双楫》中列《灵庙碑》碑阴爲神品,列碑阳爲高品上。并说:“《灵庙碑阴》如浑金璞玉,宝采难名。《灵庙碑》如入收藏家,举目尽奇古之气”。《中岳嵩高灵庙碑》,笔调朴实劲健,率意生动,富有“美、力”之感,实爲难得。也正因于此,初学者似应愼之。我以爲如欲学习,可先选字迹淸晰,笔画完整者临之。如能从风格相近、精美整饬过之的《张黑女墓誌》入手,而后再写《灵庙碑》尤宜。孙过庭《书谱序》中所说的“任笔爲体,骤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的现象,是需要我们警惕和克服的。

为您推荐

萧融墓誌(书法)

萧融墓誌(书法):【简介】: 《萧融墓誌》于一九八〇年九月在南京市栖霞区甘家巷出土,梁天监元年(502)刻,60×60cm。正书。二十行,行二十八字。任昉撰文,书家不详。《文物》一九八一年十二期发表,《书法丛刊》第四辑和日本《书..

大般涅槃经卷第一寿命品第一(书法)

大般涅槃经卷第一寿命品第一(书法):【简介】: 北朝早期的写本精品。墨书白麻纸卷。111.5×28cm。存六十六行,行十八字。每行23.8×1.7cm。淸代光緖二十五年(1899)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后流散民间,解放后入藏敦煌县文化..

大般涅槃经(书法)

大般涅槃经(书法):【简介】: 北魏写经。白麻纸质。168.3×27.7cm。存九十六行,行十九字。每行24.7×1.7cm。淸代光緖二十五年五月(1899)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后流散民间,解放后入藏敦煌县博物馆。《敦煌遗书书法选》曾..

王宗上太守啓(书法)

尊体安和帖(书法)

尊体安和帖(书法):【简介】: 齐·王慈书。唐摹纸本。草书。十二行,共七十二字。藏辽宁省博物馆。收入《万岁通天帖》。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六)。【赏析】: 一览此作,便知它是一派晋人的洒脱、跌宕的气息。如果我们..

吕超静墓誌(书法)

吕超静墓誌(书法):【简介】: 也称《吕超墓誌》。南齐永明十一年(493)十一月刻。一九一六年十一月在浙江绍兴螭阳出土,即断裂爲三。曾归邑人顾氏。正书。残泐过半。可辨者十七行,行十九字。 【赏析】: 南齐《吕超静墓誌》,..

汝比可也帖(书法)

汝比可也帖(书法):【简介】: 齐·王慈书。唐摹纸本。草书。六行,二十九字。藏辽宁省博物馆,收入《万岁通天帖》,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六)。【赏析】: 比起父亲王僧虔来,王慈的书法感人得多。首先是强烈的运行节律,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