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岱墓誌(书法)

刘岱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齐故监余杭县刘府君墓誌铭》。南朝齐永明五年(487)九月四日刻。一九六九年江苏省句容县袁巷鄕小龙口出土。现藏江苏鎭江市博物馆。石面55×65cm。正书。二十三行,行二十字,共三百六十一字。字迹淸晰。《文物》一九七七年第六期着录。《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书法》收入。

【赏析】:

此碑书法极耐读,属浑厚超脱之类。用笔沉静肃穆如古佛跏趺,雍容大度,骨力内敛,浑然天成。结字也极厚重凝炼,质朴神丰。但仔细品味,又觉并非全是静穆,时时透出淸逸洒脱之气,尤其字中横捺,竟使人仿彿又窥见二王的神采。与竪撇的绵裏藏针似有所不同。可是这二者竟完美地融滙于一,而且炉火纯靑,不留些许痕迹。这在六朝碑版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神品。

探其源,令人想起锺繇和魏晋风度,观其流,似又影响及于颜(眞卿)苏(轼)。

此碑是一九六九年才出土的,爲南朝齐朝时作品。南碑本来少见(所以阮元有“北碑南帖”之说),南齐墓誌则仅有《吕超墓誌》等极少残石。自《刘岱墓誌》出土后,当然爲书史家所推重,是碑学中一个宝贵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値。更何况它还有如比高超的艺术审美价値。

临写此碑,可以得笔法之凝厚,医用笔之疲弱,亦可得意致之劲逸,医书中之滑俗。出乎古人,归味山林,是书中极难得的一品。

为您推荐

明昙憘墓誌(书法)

明昙憘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宋故员外散骑侍郞明府君墓誌铭》。刘宋元徽二年(474)十一月刻。一九七二年三月南京太平门外尧晨果木场出土。现藏南京市文管会。正书。三十行,行二十二字。共五百四十六字。 【赏析】:..

晋阳秋残卷(书法)

晋阳秋残卷(书法):【简介】: 十六国写本。佚名。纸本,行书。一九七二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一五一号墓出土。藏于新疆博物馆。刊于《书法丛刊》第十一辑。 【赏析】: 本卷每行上下左右均作乌丝栏格。书法古朴,用笔眞、隷、..

柏酒帖(书法)

柏酒帖(书法):【简介】: 齐·王慈书。唐摹纸本。草书。四行,共二十四字。收入《万岁通天帖》,藏辽宁省博物馆。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六)。【赏析】: 王僧虔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王..

残家书·某人啓残纸(书法)

玄宫刻石(书法)

玄宫刻石(书法):【简介】: 全称《东晋恭帝玄宫刻石》。刘宋永初二年(421)十一月刻。一九六〇年十一月于南京富贵山出土。隷书。三行,共二十六字。 【赏析】: 隷书始于秦,成熟于东汉,到魏晋已处于隷向楷演变的过渡阶段,隷书..

永安侯墓石(书法)

永安侯墓石(书法):【简介】: 时石刻。河南洛阳出土。西安碑林藏。“晋永安侯墓”五字,石质。晋本。13×63cm。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二)。 【赏析】: 魏晋时期,上承汉制,隷书体在走向程式化的末路的趋势中逐渐楷化。石..

伯远帖(书法)

伯远帖(书法):【简介】: 东晋·王珣书。墨迹纸本,行书。25.1×172cm。凡五行,四十七字。乾隆以此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合称“三希”,因命其斋曰“三希堂”。原迹北宋时曾入内府,后屡遭流落,乾隆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