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晋墓土壁文。墨迹,楷书。八十三行,约八百字。吉林省辑安县出土。文记高句丽大使牟头娄,其祖父好太王。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
【赏析】:
这是一件比较少见的墨迹墓誌。誌文按格而书,但是方格不甚严整,间有大小。文字爲行书,气势生动,通贯全篇。体形放逸,有开张之态,如“太”字撇捺、“民”、“此”的反鈎皆取纵逸之势。运笔连续,略带草意,如“恩”字下“心”爲草法,成三个连点。笔画多变,撇、捺多爲重按,横笔轻过,有隷书遗风。
【简介】:
晋墓土壁文。墨迹,楷书。八十三行,约八百字。吉林省辑安县出土。文记高句丽大使牟头娄,其祖父好太王。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
【赏析】:
这是一件比较少见的墨迹墓誌。誌文按格而书,但是方格不甚严整,间有大小。文字爲行书,气势生动,通贯全篇。体形放逸,有开张之态,如“太”字撇捺、“民”、“此”的反鈎皆取纵逸之势。运笔连续,略带草意,如“恩”字下“心”爲草法,成三个连点。笔画多变,撇、捺多爲重按,横笔轻过,有隷书遗风。
永安侯墓石(书法):【简介】: 时石刻。河南洛阳出土。西安碑林藏。“晋永安侯墓”五字,石质。晋本。13×63cm。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二)。 【赏析】: 魏晋时期,上承汉制,隷书体在走向程式化的末路的趋势中逐渐楷化。石..
伯远帖(书法):【简介】: 东晋·王珣书。墨迹纸本,行书。25.1×172cm。凡五行,四十七字。乾隆以此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合称“三希”,因命其斋曰“三希堂”。原迹北宋时曾入内府,后屡遭流落,乾隆时又..
张永昌墓碑(书法):【简介】: 河南洛阳出土。搨本。27×10cm。西安碑林藏。三行共二十字。爲晋末时物。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二)。 【赏析】: 晋隷远不及汉隷。厚重、古朴、奇险、秀丽,种种优点皆不及。此碑之优点在..
周叔宣母黄夫人墓誌(书法):【简介】: 晋宋时墓誌。无年月。一九六六年二月出土于南京中华门外油坊桥磨盘山。砖质。现藏南京博物院。搨本。二行,九字。34.4×20cm。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三)。 【赏析】: 南朝碑刻源..
王献之(书法):【小传】: 东晋康帝建元二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琅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第七子。尙新安公主。历官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人称王大令。幼学父书,次习张芝草书,善书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