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朗碑(书法)

谷朗碑(书法):

【简介】:

全称《吴九眞太守谷朗碑》。三国吴凤凰元年(272)四月立。碑在湖南耒阳杜南祠。据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记:“碑”高汉尺四尺六寸五分,广三尺四寸八分,“字径寸许”;“额搨本高二尺一寸八分”,“字径一寸四五分”。正书。十八行,行二十四字。额正书一行十一字“吴故九眞太守谷府君之碑”。碑西侧有谷起凤等人题刻。淸初搨本题刻尙完好。碑后经剜改,已失原书风韵。《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二)收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搨本。

【集评】:

淸严可均《铁桥金石跋》:“隷法不恶,刻手极拙”。康有爲《广艺舟双楫》谓其“古厚”,并云:“吾爱古碑,莫如《谷朗》,……以其由隷变楷,足考源流也。”“上爲汉分之别子,下爲眞书之鼻祖也。”

【赏析】:

此碑历来被看作是楷书最早的一块碑刻。隷书中明显的波势几乎消失了。但是字形上还保留了浓重的汉隷特色。如碑中几个“之”、“子”、“以”以及部首“阜”、“辵”、“门”等,完全是隷书结构,从此可看到隷书向楷书蜕变的痕迹。书法圆凝规整,含蓄古雅。淸代以来一些书家提倡楷书应带隷法,气格可以高古,认爲此碑即是典型範式之一。

为您推荐

文武帖(书法)

文武帖(书法):【简介】: 传吴皇象书。此爲《淳化阁帖》刻本。纵25.5cm。章草。六行二十五字。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赏析】: 章草谓之隷草,乃隷之草书。可以推想,隷草是先于楷、行的。于此《文武帖》可见其已粗具..

裴祗墓誌(书法)

裴祗墓誌(书法):【简介】: 西晋元康三年(293)刻。1936年(?)河南洛阳出土。洛阳博物馆藏。搨本38×38cm。原石爲靑石。43×20cm,厚4cm。志阳六行,各十二字,阴四行。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二)。 【赏析】: 作爲适应急速..

月仪帖(书法)

月仪帖(书法):【简介】: 传晋索靖书。章草,凡十一章。此爲《邻苏园法帖》搨本。竪32cm。月仪爲书信文例,按月分十二章。此件缺四至六月。计十八页。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院藏有唐人眞迹的相同的章..

三月一日帖(书法)

永安六年墓砖(书法)

永安六年墓砖(书法):【简介】: 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刻。搨本,竪约35cm。出土江南。刊入日本《书道全集》(三)。 【赏析】: 汉代、三国的砖瓦文字在书法艺术史和文字史上都有其独特的意趣。它们或端庄,或诙谐,或凝重,或潇洒,..

徐文惪改葬记(书法)

徐文惪改葬记(书法):【简介】: 西晋元康八年(298)十月二十六日刻。民国时期山东莱阳出土。隷书。五行,行十二字。字之间有方界格。《艺林月刊》三十期收录图版。 【赏析】: 魏晋是楷书的盛行时期,但出土的墓誌常是隷书,或..

出师颂(书法)

出师颂(书法):【简介】: 单刻帖。汉史孝山撰,无书者姓名。传爲晋索靖书,章草。十五行,九十七字。眞迹宋时在内府。绍兴年间刻单帖,有高宗押字。元时有重刻本。明时刻入《来禽馆帖》、《戱鸿堂帖》。淸时刻入《三希堂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