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索紞书于吴·建衡二年(270—即晋泰始六年)。有款。卷末二行署“太上玄元道德经卷终/建衡二年庚寅五月五日敦煌郡索紞写已。”楷书。纸本。存百十八行。现在香港。书体与其他抄经略同。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
【赏析】:
楷书而富隷意,取横势,每字或有重捺,或有重横,大其它笔画数倍,含墨独丰。字迹秀朗,楷书而行,走笔沉着稳健,轻重得体,有较强的节奏感。可称三国时小楷书代表佳作。
【简介】:
索紞书于吴·建衡二年(270—即晋泰始六年)。有款。卷末二行署“太上玄元道德经卷终/建衡二年庚寅五月五日敦煌郡索紞写已。”楷书。纸本。存百十八行。现在香港。书体与其他抄经略同。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
【赏析】:
楷书而富隷意,取横势,每字或有重捺,或有重横,大其它笔画数倍,含墨独丰。字迹秀朗,楷书而行,走笔沉着稳健,轻重得体,有较强的节奏感。可称三国时小楷书代表佳作。
文武帖(书法):【简介】: 传吴皇象书。此爲《淳化阁帖》刻本。纵25.5cm。章草。六行二十五字。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赏析】: 章草谓之隷草,乃隷之草书。可以推想,隷草是先于楷、行的。于此《文武帖》可见其已粗具..
裴祗墓誌(书法):【简介】: 西晋元康三年(293)刻。1936年(?)河南洛阳出土。洛阳博物馆藏。搨本38×38cm。原石爲靑石。43×20cm,厚4cm。志阳六行,各十二字,阴四行。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二)。 【赏析】: 作爲适应急速..
月仪帖(书法):【简介】: 传晋索靖书。章草,凡十一章。此爲《邻苏园法帖》搨本。竪32cm。月仪爲书信文例,按月分十二章。此件缺四至六月。计十八页。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院藏有唐人眞迹的相同的章..
永安六年墓砖(书法):【简介】: 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刻。搨本,竪约35cm。出土江南。刊入日本《书道全集》(三)。 【赏析】: 汉代、三国的砖瓦文字在书法艺术史和文字史上都有其独特的意趣。它们或端庄,或诙谐,或凝重,或潇洒,..
出师颂(书法):【简介】: 单刻帖。汉史孝山撰,无书者姓名。传爲晋索靖书,章草。十五行,九十七字。眞迹宋时在内府。绍兴年间刻单帖,有高宗押字。元时有重刻本。明时刻入《来禽馆帖》、《戱鸿堂帖》。淸时刻入《三希堂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