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颂(书法)

出师颂(书法):

【简介】:

单刻帖。汉史孝山撰,无书者姓名。传爲晋索靖书,章草。十五行,九十七字。眞迹宋时在内府。绍兴年间刻单帖,有高宗押字。元时有重刻本。明时刻入《来禽馆帖》、《戱鸿堂帖》。淸时刻入《三希堂法帖》。

【集评】:

明张丑《淸河书画舫》:“幼安《出师颂》是退笔之尤者,结构奇伟可爱。昔人谓能书不择笔,殆非浪说耳。”

【赏析】:

章草在字体演变和书体演变上,具有双重重要意义。在字体上,它使隷书过渡到楷书;在书体上,它使隷书过渡到今草。因之,章草是楷书的母本,也是其后一切草书的母本,可以说它是草书之祖。时下的各种草书,如小草、大草、散草、狂草、行草,它们的诸种审美因素,都可以从章草观其踪迹,循其源流,学草,不可不学章草;鑒赏草书,不可不懂章草。我以爲《出师颂》当推章草第一。其原因在它把隷书的雍容浑厚与草书的流便简洁融合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它无一笔无隷意,无一字是隷体。它亦无一笔见草率,而无一字不是草。它的用笔是隷,结体似楷,意态是草。它用笔沉稳,笔势飞动;结体宽博,中宫凝聚;字字独立,气脉通畅。它流转到了极点,朴素也到了极点。它用笔严谨毫无苟且,结体却简洁至极,丝丝入扣。试看《出师颂》首页,“出”、“师”、“天”、“作”、“基”、“开”、“夜”等各字,均乃各种草书至简的写法,旣越千年而爲用。学草书,从章草最易入手,且不得不从章草入手。此是追根溯源的法门。学章草,从《出师颂》入门,亦是最佳选择之一。余临习展玩二十余年,不厌不倦,常见常新。眞是字字珠玑,领略不尽,且难以以语言形容也。

为您推荐

裴祗墓誌(书法)

裴祗墓誌(书法):【简介】: 西晋元康三年(293)刻。1936年(?)河南洛阳出土。洛阳博物馆藏。搨本38×38cm。原石爲靑石。43×20cm,厚4cm。志阳六行,各十二字,阴四行。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二)。 【赏析】: 作爲适应急速..

月仪帖(书法)

月仪帖(书法):【简介】: 传晋索靖书。章草,凡十一章。此爲《邻苏园法帖》搨本。竪32cm。月仪爲书信文例,按月分十二章。此件缺四至六月。计十八页。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院藏有唐人眞迹的相同的章..

三月一日帖(书法)

三月一日帖(书法):【简介】: 楼兰出土魏晋墨迹。纸本。行书,凡四行,共三十七字,系一书信。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 【赏析】: 意气沉着,点画精劲。结体敛而不展,实而不华,颇具南书风範。此作用笔含蓄,该长的笔画,如横画、撇..

永安六年墓砖(书法)

皇象(书法)

皇象(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三国吴时广陵江都(江苏扬州)人。字休明。官至侍中、靑州刺史。精篆、隷、章草书。师法杜操。时人谓之“书圣”,又以其书与严武棋、曹石兴画等并称“八绝”。着有书论《论草书》。 【集..

索靖(书法)

索靖(书法):【小传】: 魏·景初三年—晋·太安二年(239—303)。字幼安,后汉张芝姊孙。甘肃敦煌人。官历尙书郞、酒泉太守。曾爲征西司马,人称“索征西。”年轻时就洛阳太学,时称“敦煌五龙”之一。博通经史,与潘岳、顾荣等..

爲世主残纸(书法)

爲世主残纸(书法):【简介】: 楼兰文书残片。纸本。草书墨迹。六行。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 【赏析】: 魏晋楼兰行草墨迹。本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古楼兰遗址出土了大量魏晋残纸文书。由于当地气候干燥,虽历经千载而纸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