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惪改葬记(书法)

徐文惪改葬记(书法):

【简介】:

西晋元康八年(298)十月二十六日刻。民国时期山东莱阳出土。隷书。五行,行十二字。字之间有方界格。《艺林月刊》三十期收录图版。

【赏析】:

魏晋是楷书的盛行时期,但出土的墓誌常是隷书,或介于隷楷之间的一种混合书迹。因此而曾在六十年代引起过“兰亭眞僞之辨”的轩然大波,至今还余澜未息。这件西晋元康八年所刻的书迹,属隷书似乎没有疑间,左掠右挑,翻势颇烈,一些字形的笔画构成也明显的是隷法,如“去”、“治”、“晋”、“鄕”、“乐”等字。

但其中许多字形和笔画,又不全按隷法来处理,如“元”、“九”、“故”、“莱”、“不”、“墓”、“西”等字,不但没有波挑,甚至改波挑爲出鈎。尤其是首字“元”和第三行“九”字的右弯鈎,这是典型的楷书笔法。因爲隷书笔法中是没有右鈎的。还有“不”字,按隷书笔法,应该有左掠右挑之笔,但这裏却没有。

所以与其说这是隷书向楷书过渡的书迹,还不如说是在楷书盛行时期,因墓葬礼节用字迹需讲究庄重古朴,而不得不改用隷法来书写所造成的结果。隷书当然要比楷书古朴而庄重些,但写惯了流便的楷书,再去写隷书,难免有所不周。隷的古法被新的楷法所替代,要再回复过去,不留一点新的痕迹是很难的了:“假古董”终究要露出新马脚,这是一个有趣的例证。这件石刻书迹大槪就是一位写惯楷书却并不精熟隷法的书者所留下来的作品吧。

为您推荐

文武帖(书法)

文武帖(书法):【简介】: 传吴皇象书。此爲《淳化阁帖》刻本。纵25.5cm。章草。六行二十五字。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赏析】: 章草谓之隷草,乃隷之草书。可以推想,隷草是先于楷、行的。于此《文武帖》可见其已粗具..

裴祗墓誌(书法)

裴祗墓誌(书法):【简介】: 西晋元康三年(293)刻。1936年(?)河南洛阳出土。洛阳博物馆藏。搨本38×38cm。原石爲靑石。43×20cm,厚4cm。志阳六行,各十二字,阴四行。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二)。 【赏析】: 作爲适应急速..

月仪帖(书法)

月仪帖(书法):【简介】: 传晋索靖书。章草,凡十一章。此爲《邻苏园法帖》搨本。竪32cm。月仪爲书信文例,按月分十二章。此件缺四至六月。计十八页。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三)。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院藏有唐人眞迹的相同的章..

三月一日帖(书法)

永安六年墓砖(书法)

永安六年墓砖(书法):【简介】: 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刻。搨本,竪约35cm。出土江南。刊入日本《书道全集》(三)。 【赏析】: 汉代、三国的砖瓦文字在书法艺术史和文字史上都有其独特的意趣。它们或端庄,或诙谐,或凝重,或潇洒,..

出师颂(书法)

出师颂(书法):【简介】: 单刻帖。汉史孝山撰,无书者姓名。传爲晋索靖书,章草。十五行,九十七字。眞迹宋时在内府。绍兴年间刻单帖,有高宗押字。元时有重刻本。明时刻入《来禽馆帖》、《戱鸿堂帖》。淸时刻入《三希堂法帖》..

皇象(书法)

皇象(书法):【小传】: 生卒年不详。三国吴时广陵江都(江苏扬州)人。字休明。官至侍中、靑州刺史。精篆、隷、章草书。师法杜操。时人谓之“书圣”,又以其书与严武棋、曹石兴画等并称“八绝”。着有书论《论草书》。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