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颂集句联(书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偈颂集句联(书法):

【简介】:

近代·弘一法师书于1936年。纸本。行书。凡上下联正文二十字,款二十四字,共四十四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上),《中国书法》一九八六年第四期。

【赏析】:

弘一(李叔同)早年研习仿写北魏碑版有极深的造诣,笔法厚重浑穆,方而不扁。他还喜爱六朝写经,以爲眞趣可人。出家之后,弘一把对佛学的深刻体会和对世象的独特见解融入笔端,形成了与衆不同的书法风範。这行书十言联,扑面而来的气息能使观者心如秋水。字幅狭长,字形也狭长,如此地趋于一致,眞让人担心会平淡乏味!再看他的用笔,一槪削繁就简,旣无大起大落,又无曲折迴环,平平写来,不作波澜,但那些点画凝练质朴,骨力内含,似有篆意而偏具温润,似取法于八大山人而更见持重,终于还是弘一法师自己的线条。字势已拉长,结体这么疏朗,点画之间还相互避让,字间的空隙又那样广阔,岂但可以走马,简直能列队成阵。然而,松而不散,眞是难得的大手笔!虽是行书,无论点画之间还是字与字之间绝无牵丝连带,又不欹侧作态,相应相安,靠的是含蓄中的顾盼生意,其中流动着一股空灵之气,瀰散着一段恬淡之情。上、下联各有大半行长题,不但笔法,而且结体都和写联语所用的方法相同,保持了风格的统一,但是字形小得多,突出了主体上、下联的二十字,而且本身两相对称,又与联语大小相映成趣,于是和而不同,统一中有了对立。弘一的点画,看似平淡甚至单一,其实同样隐藏着矛盾和对立,凝缩处凝缩到不可再短,伸展处又伸展到近乎夸张,此联“是”、“成”、“群”、“严”等字就表现得格外明显,只是整个艺术氛围平淡得叫人不易觉察罢了。矛盾而不激烈冲突,平淡而有对比变化,这是弘一法师书法的过人之处。所以平淡不是简单,更不是乏味。笔下绝不缠绕,点画相让相安,沉着安评,不浮燥,无霸气,却又劲直不卑弱,一派空灵,一片平淡,这不正是这位身处于乱世的高僧其人其心的写照么?

为您推荐

兹假得题跋(书法)

兹假得题跋(书法):【简介】: 现代·张玮书于癸未年(1943)。纸本。楷书。凡六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张玮的这幅楷书作品,工整娴雅,淸劲可爱。在结体上取横势,整饬严谨,明显地汲取了晋人扁阔疏朗的格局和魏..

赠子敬书轴(书法)

赠子敬书轴(书法):【简介】: 现代·章士钊书。纸本。行书。凡六行,共六十六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章士钊学养深邃,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也较深。他的书法碑帖兼治,自唐上追魏晋、汉秦;隷书遍临汉碑;小字秀劲,楷..

张静江山水册跋(书法)

张静江山水册跋(书法):【简介】: 现代·李石曾书。纸本。行书。凡三行,共三十七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上)。【赏析】: 师事黄山谷的书家,笔下的表达形式是非常典型的,长枪大·式的纵横,淸逸而不疏野,超迈而不狂放。与山谷..

心经四条屏(书法)

赠魁武行书轴(书法)

赠魁武行书轴(书法):【简介】: 现代·章士钊书于壬寅年(1902)。纸本。行书。凡七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此幅作品,乍看貌不惊人,实则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文化素养,故能高迈绝俗。作者书写此幅时已是八十开外..

孟晋斋题匾(书法)

孟晋斋题匾(书法):【简介】: 现代·谢无量书于乙酉(1945)年。纸本。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六年第一期。【赏析】: 近代崇尙北碑的书家大多取雄强凌励的笔势,以简质宁静的意趣写北碑的,唯有弘一法师与谢无量。谢无量“孟晋..

张继(书法)

张继(书法):【小传】: (1882—1947)字溥泉,别署自然生。河北沧县人。幼读莲池书院,后赴日本留学。在横滨结识孙中山。归国后,与章太炎、章伯严、邹容结爲异姓兄弟。参加《苏报》编辑,主持《国民日报》,宣传革命。爲华兴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