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如北山诗轴(书法)

将如北山诗轴(书法):

【简介】:

现代·马一浮书。纸本。行书。五言诗一首。凡五行,共五十一字。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八年第二期。

【赏析】:

晚淸以来,帖学渐衰,书界极力提倡碑学,继而北碑与南帖互爲交融,形成了一股新的书法潮流,爲书法的表现形式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出现了一批碑帖结合的书法大家,如沈寐叟、康有爲、于右任、李叔同等人,各自以魏碑的笔法、气势、神韵,融会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创造出大家的书法面貌。马一浮的书法面貌便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出来的。马一浮的碑帖相结合的书法创作,取法于沈寐叟,他曾说:“人谓余书脱胎寐叟,此或有之,无讳之必要,然说者实不知寐叟之来踪去迹,自更无从知余书有未到寐叟,甚或与之截然相反处?”马一浮在学习前人书法时,不仅仅拘于形式的相同,而是从大处入手,从方法论上入手,他看到沈寐叟以北碑之笔法,章草之体势使二者相统一,用笔方侧翻转,结字往往有凌空盘旋之势,产生了浑穆雄强的艺术效果,而马书则是收敛魏碑笔法和章草体势,使整个作品呈现了淸新俊丽之气,给人以淸远之感,这就是他们用同样一种方法产生两种艺术效果的截然不同处。一个浑穆,一个淸新,一个跌宕,一个俊丽。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为您推荐

张静江山水册跋(书法)

张静江山水册跋(书法):【简介】: 现代·李石曾书。纸本。行书。凡三行,共三十七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上)。【赏析】: 师事黄山谷的书家,笔下的表达形式是非常典型的,长枪大·式的纵横,淸逸而不疏野,超迈而不狂放。与山谷..

心经四条屏(书法)

心经四条屏(书法):【简介】: 近代·弘一法师书于癸酉年(1933)。纸本。楷书。二十九行。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六年第四期。 【赏析】: 法师爲律宗大师;然而尽管勤修梵行,并极力要在书法中摒弃一切繁华,但他的超凡的艺术气..

赠魁武行书轴(书法)

赠魁武行书轴(书法):【简介】: 现代·章士钊书于壬寅年(1902)。纸本。行书。凡七行。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此幅作品,乍看貌不惊人,实则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文化素养,故能高迈绝俗。作者书写此幅时已是八十开外..

善行无辙迹轴(书法)

赠有恒先生联(书法)

赠有恒先生联(书法):【简介】: 近代·冯玉祥书于一九四二年。纸本。隷书。七言联一则。凡上下联正文十四字,款十二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中)。【赏析】: 冯玉祥的隷书联,笔简意朴,有汉人风範。旣不鼓努爲力,也不柔媚取人..

勇猛精进横披(书法)

勇猛精进横披(书法):【简介】: 近代·弘一法师书于戊午年(1918)。纸本。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六年第四期。 【赏析】: 弘一大师是民国七年(1918)秋剃度出家的,冬天写了这幅横披赠送给好友夏丏尊。“勇猛精进”爲《华严..

赠元直仁兄扇面(书法)

赠元直仁兄扇面(书法):【简介】: 现代·谢无量书于一九二五年。纸本。行书。凡十九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七十三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下)。【赏析】: 这页行书扇面,在谢无量沉雄俊逸,虚淡潇洒的存世书迹中,特具新意,令人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