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成语印

[书法]成语印:

以成语入印即为成语印。

据传南宋贾似道有“贤者而后乐此”一印,其后相习成风。成语印盛行于宋、元之际,至明清而愈炽。

有以牢骚语、风月语、佛家语入印,有摘《世说新语》、《离骚》中词句入印,形式多种多样。成语印虽可属文字游戏之作,然亦需隽永高雅,切不可向壁虚造,粗俗鄙陋。

明徐官《古今印史》云:“近见湛甘泉一私章,刻曰‘吏、礼、兵三部尚书’。予窃怪之,甘泉称古学乃亦尔耶?及读《宋史》,乃知苏东坡曾为吏、礼、兵三部尚书,盖用成语也。

文衡山庚寅生,刻印曰‘惟庚寅吾以降’,此句出《楚辞》,后辈有效之者改曰‘惟甲子吾以降’,殊为可笑。”

为您推荐

[书法]半通印

[书法]半通印:印章形式之一种。秦汉官印中,有一类下级官吏之印呈长方形,为正方官印之一半,故名“半通”。《扬子法言·考至》谓:“五两之纶,半通之铜,皆有秩。”纶,指印绶;铜,即指官印。汉仲长统《昌言·损益篇》曰:“身无半通青..

[书法]各自成形

[书法]各自成形:指由二或三字合为一字者,不应勉强凑合,要左右映带,上覆下载,相互呼应。但仍须各自成形,所谓“妙在可拆”。欧阳询《三十六法》云:“凡写字欲其合而为一亦好,分而异体也好,由其能各自成形故也。至于疏密大小,长短..

[书法]向背

[书法]向背:向,指字结构之两部分相向者,如“好”、“妙”等。背,指两部分相背者,如“北”、“兆”等。无论“向”或“背”均要各有体势,须相互顾盼呼应,神气贯通。欧阳询《三十六法》云:“向背:字有相向者,有相背者,各有体势,不可..

[书法]回腕法

[书法]百衲碑

[书法]百衲碑:衲:补缀。百衲:极言其补缀之多。故僧侣所穿之袈裟,因用许多长方小布片拼缀而成,称“百衲衣”。用许多不同版本汇集而成的书籍称“百衲本”。清俞樾《茶香室丛钞》载:“《弇州山人四部稿》云:韩魏公作昼锦堂,欧阳..

[书法]向势

[书法]向势:指两竖同时运用相向之写法。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卷四《八法化势》云:“向者,首,左抢右,右抢左。尾抢,左上左,右上右,偏蹲偏驻,侧锋侧过。分五停,上二下三。”..

[书法]各省拓本

[书法]各省拓本:我国地域辽阔,各省各地区之拓工技术、拓本用纸、用墨均有差异,故形成各自特点。清叶昌炽《语石》卷十《观纸墨知何省拓本》云: “(陕西地区)陕中寻常拓本皆用粗纸,色黄而厚;精者,香墨连史纸。(原注:郭宗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