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咨(书法)

吴咨(书法):

吴咨(1813—1858)字圣兪,号适园,江苏武进(常州)人氏。係阳湖派古文家李兆洛门生,学问审博,深通六书。其印着有《续三十五举》、《适园印印》。

吴咨篆刻宗法邓石如,是邓派印学名家。他治印法度精严,沉着稳练。仿古玺印中常参以金文直接入印,如“则古昔斋”、“白云深处是吾庐”。这在淸代中叶的篆刻家中是极少见的,足见其高明之处。其刀法继承了邓石如冲刀且刀痕不显的特点,并有独到之处。

吴咨治印,白文印宗法汉印,参以当时名家风格,给人以雄厚、端庄之感。如:“人在蓬莱第一峰”,此印章法平稳、线条浑厚、方圆并施富于粗细变化,堪称佳作。惜在“在、蓬、莱”三字刀法处理上未能摆脱淸浙派尖头、针角的弊端,“第、峰”的个别线条也略显臃肿。吴咨所刊朱文印多爲线条较细的仿古玺,布局以平稳工整爲本,突出表现书写意味。“圣兪”一印是他朱文古玺中的佳品,气格古拙朴茂,刀法苍劲,分朱布白和谐典雅。然其它二印就显得工整有余而变化不足,章法单凋,如布算子,“则古昔斋”更感觉布局松散。

纵观吴咨篆刻,时处名家迭起之年代,虽未能独树一帜成爲一代宗师,就其治学严谨及治印上溯古玺、汉印而又不囿于古人的开拓精神,也无疑是后人学习的典範。

为您推荐

杨澥(书法)

杨澥(书法):(1780—1850),享年七十一岁。原名海,字竹唐,号龙石、石公山人、孓翁、杨枯杨、杨风子、野航子、野航逸民、风痺废人、吴江野老等,耳聋后,又号聋石、聋彭。江苏松陵(今爲吴江县)人。常至吴门寻师访友。中年移居吴..

黄士陵(书法)

黄士陵(书法):黄士陵(1849—1908),字牧甫。晚淸印坛受赵之谦影响最深者,莫过于黄牧甫,虽然他早年曾取法邓石如、陈曼生、吴让之,而又尤以吴让之学得最多,但我们于他自成面目的印作边款上,则可以看到他处处膺服赵之谦的痕迹。..

沈复(书法)

沈复(书法):(1763—1807以后)字三白。江苏苏州人。擅长诗文,且擅绘山水花鸟,篆刻亦精。他写的《浮生六记》,有较高的文学性,是祖国文学史上的一朶奇葩。淸末文人潘锺麐(瘦羊)发现此书后,叹它爲离骚之外篇,云仙之续记。他幼时..

翁大年(书法)

潘西凤(书法)

潘西凤(书法):潘西凤,字桐冈、悔桥,号老桐、天姥山樵,浙江天台人。生卒年不详。从高凤冈“交手垂致词,尔汝刻心知……本皋徙重人,白髮垂丝丝”(《送潘悔桥归天台省墓》)看,年龄和郑板桥相仿佛。尝受业于王澍(虚舟)之门。虚舟..

董洵(书法)

董洵(书法):董洵(1740—1812)字企泉,号小池,又号念巢,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性机超頴,卓诡不群。幼时在鄕塾读书,便喜摹习篆刻。参加过一次鄕试,没有考上功名,便从此弃去八股文,随父亲宦游广西平乐,帮助处理一些文书事务。余暇则..

汪士愼(书法)

汪士愼(书法):汪士愼(1686—1759)淸着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篆刻成就很高,力变前人旧习,以秦汉印玺的优秀传统爲借鑒,取法小篆,结合缪篆,结体打破成规,自出机杼,入古出今,自成一家。传世作品不多,然俱佳妙。 白文“汪士愼”爲自..